记的小时候,有一件事情一直影响着我一生。某天,我们一家在吃中饭,爷爷, 爸爸,妈妈,我,因为不小心掉落一粒饭,我那时也没太在意,就把掉下饭用筷子盘一边,这时候我爷爷就很生气跟我说把那粒饭捡起来吃了。
当时还是比较生气,心想不就一粒饭? 爷爷就跟我说一句诗词: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直到懂事才知其义,也就是这么一件事情,这个习惯一直伴我一生,现在吃饭也有时候会不自觉把掉下饭菜夹起来吃(是指落在饭桌上的哈)
古语说好,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手机拍摄家乡一景,当时手机像数不高,家乡还是那么美丽如画
现在生活水平好了,老一辈好习惯都没,就好比现在不管吃什么好吃都想着先给小的吃那么第一筷子菜是夹给谁
孩子和父母、爷爷奶奶一起吃饭,很多妈妈往往将第一筷子菜夹给孩子,说:“宝贝快吃!这是妈妈特意给你做的。”爷爷奶奶也不示弱,纷纷夹菜到孙儿碗里,“这个菜也有营养,宝宝得多吃。”
这样的一幕是不是很熟悉?第一口菜不见得比第二口、第三口菜营养更多,却让孩子学会了自私,认为自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人。于是吃饭时,父母都还没有坐到桌前,孩子已经扑上来,把喜欢的菜吃了一大半。
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社会,总有一天会碰壁。因此,过度宠爱孩子,是一种“非慈之慈”,“爱之足以害之”。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给孩子做榜样。父母若只顾疼爱孩子,而忽略了长辈,孩子学到了,长大后他也会只疼爱自己的孩子,而不会孝敬父母。所以,家庭生活里的每个细节,其实都不是小节。
在如今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里,人们戏言:“有了儿子做儿子,有了孙子做孙子。”但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懂得:要将第一筷子菜夹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样,孩子从小学到的是尊重和孝敬长辈,将来走上社会,也会时时尊重、关心、礼让他人,就很容易惹人喜爱,得到欣赏和重用。
《说文解字》中对“教育”是这样解释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教子始作善也”。所以我们的家庭教育应当是一点一滴的言传身教,一点一滴的善的熏陶。不妨向过去良好的社会风气学习:吃饭一定要请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先上桌;哪怕很饿,也要等在厨房里的妈妈忙完坐上了桌才吃饭;父母动筷子了,孩子才可以开吃……
真正懂得爱的次序,才能营造一个和美幸福的家庭氛围,也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