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橘妈
情景一:
小青带着儿子上街经过一个林荫小道,一个老爷爷正拄着拐杖迎面走过来,小青没有动想看儿子会怎么做。
儿子很客气的让了路,还顺手扶了老爷爷一把。老爷爷很开心夸小青的儿子懂事,笑容中充满了赞美。
小青问儿子:“你为什么要给老爷爷让路?”
儿子回答道:“爸爸妈妈说过要尊重长辈。”
情景二:
小青带儿子去邻居家做客,两个大人在茶几旁喝茶,两个小孩在卧室里玩玩具。
不一会哭声就传了出来。
两个大人走进卧室一看,两个小家伙正在争抢一个玩具。
小青有点生气质问儿子:“为什么要跟弟弟抢玩具?”
儿子也很生气:“他已经给我了,为什么非得要回去?他耍赖!”
小青继续说道:“不是告诉过你要关心小朋友?”
儿子的样子显得更生气了,跳下床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老人要尊重,小孩也要尊重,我就是活该倒霉了?!”
很多家长都会经历类似的问题,同样一件事放在老人身上,孩子能很好的表达尊重,可放在同龄人身上,孩子往往就做不到尊重了。
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
其实小青的儿子已经给出了答案:老人要尊重,小孩也要尊重,受伤的为什么总是我?
我们可以发现,在小青的儿子心里:道德品质没有给他带来更多美好的感受,发到成了一种束缚和枷锁。为了尊重别人就要牺牲自己,为了迎合父母还要牺牲自己。
孩子们当然会想:“你们总是要求我尊重长辈,有没有尊重过我?”
我们都喜欢懂事的孩子,他们讲文明懂礼貌、言行之间透着一股凌然正气,他让我们看到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也让我们愿意相信孩子的能力发展会受到这种积极状态的影响,更加高效。
然而。儿童行为专家告诉我们,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要求,孩子往往会产生反抗心理,这就导致了一种普遍现象:父母越是想让孩子懂事,孩子越是不懂事。
这其实是权重的问题,在孩子能力成长的阶段,对于孩子的品质、习惯、处事方式上,我们必须要区别对待,权衡好分量做出不同的要求,最大限度的保证孩子的积极情绪,才是根本。
那么,让孩子变得更懂事,哪些问题是我们需要严重关切的?
1.生活和行为习惯
习惯所表达的是孩子的认知态度和处事方式,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孩子产生积极的认知态度,也会引发积极的处理方式。
比如,习惯饭后洗手刷牙的孩子,对待生活的态度往往是积极的。因为清爽的皮肤、洁净的口腔已经让孩子产生了美好的感受。因此,在被家长要求饭后洗手刷牙的时候,孩子态度是积极的,应对洗手刷牙的处理方式也是积极的。
这种积极的延续,会促使孩子养成更多的良好习惯,是一种主动性的转变,十分重要。
2. 态度和情绪
积极的态度、良好的情绪状态,是一切美好状态的前提。就像学习那样,不要太过纠结于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会在孩子的总结中逐渐具备,它或许会来的晚一点但一定会来。前提是:孩子对待学习的情绪和态度。
如果一个孩子对待学习总是提不起兴趣,在父母的高压下甚至产生了厌学、逃学的现象。想让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在学习上有多大的成就,这是行不通的。
对于孩子的其它能力也是如此,关注孩子的态度和情绪,永远比方式更重要。
记住:让孩子实现自我成长的前提就是,孩子意识到自我成长是件快乐的事、有趣的事。
那么:想让孩子更懂事,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没必要过于纠结?
1. 尊重长辈
儿童行为专家建议:在孩子三岁之前,没必要过分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思想。
三岁之前,孩子对于“长辈”的理解并没有成型,孩子的成长更需要的是伙伴、朋友,这样的情感关系更容易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激发孩子的积极状态。
过早的设立“老幼关系”,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就是一种限制。孩子发现:跟爷爷在一起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好讨厌。说话都得小心谨慎,孩子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另一方面,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一定会发现:当孩子表现得不尊重长辈的时候,孩子一定有自己的心理原因。
比如爷爷说他淘气,孩子生气了。比如爷爷答应买的玩具没有买,孩子不开心了。
不要小看这些心理因素,它们正试图让孩子的思维表达得以平衡,是孩子思维逻辑发展的必然过程。如果父母们强加干预,用道德高线来约束孩子,孩子的这种逻辑判断就会被打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 关心别人
对于三岁之前的孩子来说,自私和占有欲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关心别人已经是过分的想法。
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自我意识萌发的重要阶段,孩子天性会只关注“我的感受”而忽视别人的感受,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们用道德高线要求孩子。
一方面:孩子无法理解父母的用意,因为这种方式严重背离了自己的天性。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要求得到的就是消极的情绪,孩子会因此产生跟强烈的抵触心理。
3. 太过严厉的规矩
孩子的成长必须要有规矩的辅助,规矩可以激发孩子的是非观念,安全上的规矩更能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
但我们哟知道:对于三岁之前的孩子来说:打破规矩表达自我就是他们的天性。
我们虽然需要通过规矩来培养孩子的习惯,但也要尊重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表达。
破坏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通过打破规则观察父母的反应,以此建立自己的“情感逻辑”,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内容。
孩子不懂事?似乎不懂事的是我们。
过多的要求孩子,拿道德高线束缚孩子、约束孩子,这不正是我们正在做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