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自己的孩子被别的孩子打了,到底该不该打回去?鼓励孩子还手,担心孩子变得暴力,不鼓励孩子打回去,又怕孩子受人欺负,变得懦弱。这是一个很多家长都困扰的问题。
看了那么多,我觉得下面这位爸爸的做法真的值得称赞。
一次他正在上班,孩子班主任给他打电话,说孩子在学校把一个同学打伤了,同学家长都来了,让他赶紧过去。
他马上请假去了学校,到了校长办公室一看,孩子班主任、校长、教导主任、那同学的家长都在,孩子同学的头上、胳膊上都挂了彩。
孩子的班主任先把事情的经过给大致说了一下:上课前孩子回到座位准备坐下的时候,后面的同学闹着玩把凳子给拉走了,可能孩子一下坐空了很生气,就拿着凳子砸了那个同学,把头和胳膊都砸破皮了。
那同学的妈妈旁边添油加醋:“只是同学闹着玩,至于拿凳子砸我孩子吗?伤这么重你得给我们孩子做检查,还得赔偿精神损失费!”
这位爸爸让孩子自己把经过又说了一遍。原来后面的那同学在他坐下的时候经常拉他的凳子,好几回都差点摔倒,之前给老师说过,但是老师只当是同学闹着玩,也没怎么管。而那天同学拉走凳子的时候,他一下子坐空了,头磕在了后面的书桌上,疼的厉害,而那个同学却哈哈大笑,于是一气之下他就拿着凳子砸了那同学。
“是这样吗?”这位爸爸听完后大声问那个同学,他没说话,那家长和老师都没说话,因为事情就是这样的。
于是爸爸摸着孩子的头告诉孩子,下次如果被别人欺负,要首先勇敢、坚定说出这句话:你不要再欺负我了!不然我要打你了!比起打回去,这种方法更容易制止打人的孩子继续使用暴力行为。
“哎!你为什么这样给孩子说呢?”教导主任好奇问。
然后这位爸爸对教导主任、那同学的父母、还有校长老师说了这样一番话:“孩子做很多事情可能都想不到后果,这句话会让打人的孩子知道,如果他还继续欺负别人,后果会怎样。
当孩子大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容易引起其他孩子和老师注意。如果老师询问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别的孩子也可以作证是谁先动手,这样能够让老师事后更容易了解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那天回去后,孩子和爸爸谈了好多,好像父子两人从来没说过这么多的话……
之前有位妈妈也提到,自己家的宝宝最近特别不愿意去幼儿园,每次带宝宝去她都得连哄带骗的。好不容易给他弄到了幼儿园,又拉着自己不让走。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每天都要上演一遍,着实令她头疼。后来才了解到,原来宝宝在幼儿园经常被同班的一个小朋友欺负。宝宝跟老师说了,但是老师当时只是安慰了他一下,也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宝宝还是一直被那个孩子欺负着。
朋友很气愤,恨不得跑去学校把那个孩子揍一顿,但又觉得这毕竟是孩子之间的事情,如果大人插手,那就更不好解决了,她还是希望宝宝能自己面对、独立解决。所以她就给孩子说:“宝宝,你是个善良的孩子,妈妈知道你不愿意以暴制暴去跟别的小朋友打架。但是你要学会保护你自己,不要让自己受伤,妈妈会心疼。在你受欺负的时候你要学会制止这种行为,要学会说“不”,实在不行你最起码可以哭,这样老师就知道你受委屈了,会出来帮你主持公道......
近年来,校园欺凌时有频发,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校园暴力问题。一项权威调查表明:小学阶段,受欺负者和欺负者所占比例分别是22.2%和6.2%。这意味着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被欺负,所以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个很常见、很严重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习惯养成、性格养成和各种观念树立的关键期,此时如果孩子经常被别人欺负,对心理和性格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因长期被欺负而变得自卑、软弱、抑郁的现象十分普遍,更严重的甚至会对自己或别人采取极端行为。
当孩子被欺负的时候该怎么办,家长也很纠结,有的说必须要打回去,不然会一辈子被欺负……也有的说不能打,以暴制暴自己早晚也会变成熊孩子。那么,家长到底该怎么办呢?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介入
NO1
如果孩子的冲突没有较重的安全危机,很多时候父母可以不介入,在一旁观察,给孩子们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社会协调能力也在慢慢孕育发展。
如果父母立即出面调停,虽然冲突解决了,却也剥夺了孩子宝贵的心理成长机会。
情节严重时一定要介入
NO2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遭遇恶意的攻击行为,就需要及时制止攻击性很强的孩子。
制止不是批评和训斥,可以喊停,然后对这个想要攻击的孩子说“弟弟不喜欢被这样对待哦”,然后把孩子带离现场。
而且需要耐心地、慢慢地告诉孩子“刚才妈妈看到那个大哥哥可能会伤到你,所以把你抱起来了,宝宝的身体不可以被任何人伤到。
以后如果有这样的状况,你可以叫妈妈或者其他人,或者赶紧离开,不跟他继续待在一起,知道吗?”孩子需要通过你对他的保护,慢慢的学会保护自己。
孩子被欺负后及时安抚
NO3
如果孩子已经遭受了欺负,及时的安抚孩子的情绪,减轻孩子的自我否定感。当孩子哭着来找你,应该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蹲下来与孩子平视,轻轻地抱着孩子,这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很重要,并且消除孩子的不安。
同时对孩子共情:“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委屈”并告知孩子“被人欺负不是没用的表现,每个人都会遇到!”
教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
NO4
在孩子的情绪平复之后,与孩子讨论“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做”。
可以用游戏发问的形式,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孩子想不出来时,父母可以提供一些意见,比如可以大声呵斥“不许打人!”对欺负者起到威慑的作用。
所以,父母可要注意啦!对于自己的孩子遭遇"被欺负"这种事情上的教育,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
而教育孩子在"被欺负"时"打回去"的教育方式,肯定是错误的。
错误的教育方式,不仅达不到让孩子在面对事件时对自身安全的保证效果,对于孩子在今后的人际交往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孩子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对于一些事件发展所带来的启示,还是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教育的。
而对于孩子在第一次出现的"被欺负"情况,则更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毕竟,父母群体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对孩子负责的体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