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小欢喜》,剧中的三组家庭,每家都有一个不同性格的妈妈。
方一凡的妈妈好说话,经常实行的奖励政策,会通过答应儿子的一些要求或者给儿子一些许诺,希望通过这种温和的手段来促进方一凡的进步。
英子的妈妈则是爱之深恨之切。对英子事事控制,早餐不能吃垃圾食品,周末了不能随意出去玩,就是课外兴趣班,到了高三都要全部停掉。
最后就是季扬扬的妈妈刘静。季妈妈是最受欢迎的妈妈,她知书达理,温婉大方,对待季扬扬的教育方式也是理解第一,尊重第一。
有一集是这样的,季扬扬和方一凡打架,都被请了家长。季扬扬妈妈来到学校后只是面露怒色,却没有当众批评季扬扬。而方一凡的妈妈追着方一凡满学校跑。两个妈妈的教育方式一目了然。
最近恰巧看了一本书,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者艾尔菲·科恩写的《无条件养育》,科恩指出,养育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条件养育,一种是无条件养育。
这两种养育方式的区分点就在于,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
《小欢喜》中这三位妈妈的教育方式,宋倩和童文杰都属于有条件养育,季扬扬的妈妈刘静恰好就属于无条件养育。
什么是有条件的养育?有条件的爱是父母用奖励来“控制”孩子
方一凡的摸底成绩出来之后,父母得知他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名,并且被老师劝到让蹲班,她的妈妈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方一凡所有的漫画书、手办都收了起来,妈妈给的话是:如果你成绩好了,这些妈妈都可以还给你。
生活中,父母总是喜欢用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行为。比如方一凡的父母,承诺只要考得好,就可以得到哪些要求。或者说孩子不想收玩具,有的父母就说,玩具收了奖励一集动画片。
和奖励正好相反的是收回爱
相信很多父母都说过这样的话。你要再不听话,今天就别出去玩了;你要是再不听话,妈妈就生气了;你要是在调皮,妈妈就不要你了。
这些话传达出的意思是,你不听话,那么我就收回我的爱。
有条件养育的第三种方式:用爱来“控制”孩子
在《小欢喜》中,英子的妈妈是单身妈妈,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照顾,她辞去了中学老师的工作,每天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孩子的吃饭、穿衣、玩乐无形中都要接受母亲的控制。
也就是说家长以“爱”的名义来约束孩子,这样的爱经常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无条件养育?有条件养育的特征是“一切只看行为”,只有看得见和可衡量的才是重要的。
比如方一凡的父母,奖励只是为了成绩;而英子的妈妈“控制”孩子也只是为了她考个更好的学校。表面看来,他们爱的出发点都是有目的的,并非单纯的只是爱孩子。
所以科恩说,有条件养育反应出来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就好像是某种经济交易,只要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父母就会收回自己的爱。
无条件养育正好相反,无条件养育把着眼点放在孩子的身份,而非行为上。
《无条件养育》这本书的作者艾尔菲·科恩说:我们对孩子的爱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是谁。
无条件的爱应该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条件一,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不会因为孩子的行为而改变,不会因为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而改变。
条件二,父母对孩子的基本认可应该是无条件的。
《小欢喜》中,季扬扬的妈妈对于季扬扬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季扬扬妈妈没有因为季扬扬的成绩是倒数第一而数落他,她做到了对于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
饭桌上问到季扬扬想要考取哪个学校哪个专业的时候,她没有给出任何建议,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也从来没有怀疑过季扬扬的能力,所以对于孩子的基本认可也做到了无条件。
有条件养育和无条件养育究竟有哪些不同呢?科恩指出,很多父母更热衷于使用有条件的养育方式,但是无数的实验证明,有条件的养育要弊大于利。
选择性爱孩子会让“抛弃感”跟随孩子一生
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曾经被问到:当家长的爱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时会产生哪些结果?
他答道:作为这种“爱”的接受方,孩子会唾弃自己不受珍视的那部分,最终他们会认定,自己只有以某种特定方式表现时才是有价值的。
有心里研究证明,撤回爱的短期影响是:孩子并不会因为爱的撤回而改变,因为内心恐惧会大哭大闹,这样换来父母加倍的施加爱的撤回,孩子继续哭闹。
撤回爱的长期影响是:“被抛弃”的这种恐惧感,会跟随孩子一生,因为害怕被抛弃,他们会害怕失败;不会处理糟糕的人际关系,因为对家长的话“唯命是从”所以他们更喜欢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奖励会让孩子的自主性越来越差
面对养育孩子,更多的父母都会喜欢去用奖励。不要以为奖励会带来更好的养育结果,奖励同爱的撤回一样,都属于有条件养育,使用结果比我们想象的要差。
有研究证明,出色完成某项有创造性工作的人受到表扬后,通常不会顺利完成下一项工作。
原因有三:第一,表扬会制造“维持原有业绩的压力”;二,表扬会让工作者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获得表扬上;第三,一旦开始想着获得正面评价,人就开始不愿意冒险,而冒险是创造力先决条件。
奖励孩子就好像在说:要想我支持你,要想我高兴,你就必须跳过我的圈,就好比马戏团在训练动物一样。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维克的调查指出:我们有条件接受的不止是孩子的某种特定特征或行为,而是在孩子看来,其“整体自我”只有在取悦我们时才是好的,所以我们越对孩子说:做得好,孩子的自我感觉会越差。
过渡管制孩子让孩子自信越来越差
什么是过渡管制孩子,毫无疑问,那些控制欲强的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听从自己的。比如最近热播的《小欢喜》,里面的三组家庭中,因为是单亲家庭,乔英子的任何决定都要遵守妈妈的要求。
1948年,《美国儿童发展》杂志首次刊登了一篇相关调查报告,发现经常受到家长控制的学龄前儿童“沉默、怪渗、无抵抗意识”,但是他们不愿和同龄人互动,缺乏好奇心,没有创新性。
1991年,该杂志再次发表了一项以4100名青春期少年研究对象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家长专制的孩子在行为上更顺从,但是这些孩子在自信方面却很差。
惩罚让结果越来越糟
说到惩罚,很多父母可以能直接拒绝,认为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少用到惩罚。但是惩罚被包装后的另一个版本叫:“轻惩罚”。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自然后果”。
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的一种到的教育方法。主张让儿童通过体验期过失的不良后果去认识错误、吸取教训,学会服从“自然法则”,自行改正。
轻惩罚一样是一种“惩罚”,因为这样做的目的是我们本来可以帮助孩子,却选择没有。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看到了我们的袖手旁观,孩子会有双重失望,失望自己做错了时,也在失望父母的冷漠。
最终,惩罚总是不能起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想法惩罚的后果是事与愿违。
惩罚的后果:
惩罚令人暴怒惩罚是权利使用的榜样惩罚最终会失效惩罚恶化亲子关系惩罚让孩子忽视重要的事惩罚让孩子更加自我中心作为父母,我们总是期待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立竿见影,却忽视了教育的长远目的。但是对于教育来说,我们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自信、善良才是教育的长远目的。所以为了更好的养育孩子了,无条件养育更适合父母。
如何做到无条件养育首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让自己的行为更接近于无条件养育。
1. 了解无条件养育的概念。什么是无条件养育,那就是抛弃一切有条件的养育方式,所以在我们了解了无条件养育之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尽力让自己的行为接近无条件养育。
2.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会反问自己。
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在用无条件养育的方法,可以试着来问自己:如果把问孩子的话用在自己身上,自己是否会感觉到是无条件。
其次,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限制的内容
1. 限制批评的次数。批评的过多,孩子反而不在意,每次想要批评之前仔细思考,真的需要进行批评吗?父母应该让说“不”,起到最大的作用。
2. 限制批评的范围。批评孩子就事论事,不要上升到孩子自身。
3. 限制批评的强度。父母应该格外注意自己的用词和语气,争取客观、不带情绪的来陈述批评。
4. 寻找批评的“替代”。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陈述事实,并且提出问题。比如你这样做妹妹会很伤心,你下次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让孩子学会思考,而非单一的批评让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第三,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少传递有条件的认可信息,多传递无条件的认可信息。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总是喜欢用表现不当来“考验”父母,面对孩子的考验,我们应该积极的回应,而不是消极的应对。每个家长面对孩子的表现都是不同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个高水平。
在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要试着这样来说话:
无条件养育,让我们为人父母可以意识到,当你的孩子做了令人瞩目的事情时,你会格外的高兴,但不要弄得你的“爱”会以此为轴心。如果你能正确保持这种平衡,孩子长大后就不容易感觉只有在成功时自己才有价值,他们有能力失败,却不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
这正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