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儿童阅读实际上都是从无字书开始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小朋友开始读书的时候都不识字,在小朋友的眼里,所有的书都是无字书。那个字本身对他是没有意义、没有概念的,只有你认识了字,字才有意义和概念。
虽然小朋友不认字,但有一些关于阅读的基本常识,也必须了解了才能读书。那这些常识包括什么呢——了解某些图像和颜色的特定含义,且具备一定的逻辑能力。书里的图像和颜色都有特定的含义,同一个页面上图画的排列也是有逻辑的、有原则的,于是翻动书页之间就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所以我们说图画书像纸上戏剧。
为什么说阅读无字书很重要呢?它最重要的就在于它的无字性。字是限定性的东西,你在阅读字的时候,字很大地限制了你,它让你的阅读变得十分有倾向性,因此你很容易就会被字带入了一个渠道。但是图形是无限开放的,它可以培养你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那我们要怎么带孩子一起读无字书呢?
我们常常说应该怎么读,那么它就牵扯到对错的问题对吗?于是家长不敢读了,因为我怕错,我怕把我的孩子给教错了,这是我们很多人在进入无字阅读时很大的障碍。其实,阅读无字书是从我们不知道它在说一个什么故事变成它可能是在讲什么故事,即去探究、探索一个开放性的领域反而是最没有约束的一种阅读。因为认字的孩子会告诉你,妈妈这页你给我读错了,那你才真的是糗大了,但这在读无字书的过程当中却几乎绝无可能。
开始之前,你要先把整本无字书通读一遍。虽说无字书没有太多限定性的东西,但如果你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把握和预期,就能更好地引导孩子阅读,同时可以事先想好可以做出延伸的地方和孩子会提出的发问。
阅读从封面开始
很多人阅读都会忽略封面,直接从内文开始,但封面其实承载着很多深刻的意蕴,无字书尤甚。所以带孩子阅读的时候先让他观察封面,可以问问他封面上都有什么。
很多时候孩子在翻书时是不会讲话的,所以需要成人用信任的目光给他们时间,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体验大脑思维当中流动的过程。给他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和想象,也要给他足够的耐心等待他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即使暂时说得不对也不必急于纠正。
绘本《啦啦啦》
例如我们在封面上看到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小女孩,如果读一个故事,六要素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在这本书里头,在书的封面上有时间吗?看不太出来。有地点吗?我们通过草能够判断有可能是在草地上。有人物吗?有了,是那个小女孩。起因、经过、结果有吗?没有。
我们只知道这个人物是啦啦啦,除了这个女孩还看到什么?一束光。这束光是从哪里来的知道吗?不清晰。这束光可能是什么?可能是舞台上光灯是不是,还有可能是什么?有可能是月亮掉下来的光吗?也有可能。
当你突破了“对错”和“应该”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告诉你这本书的可能性有多少。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不能判断这个女孩在做什么,她有可能在做什么,唱歌、表演还是什么?
把阅读主动权还给孩子
孩子们能不能读懂无字书?如果我们不着急让他马上说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其实你会发现,每页里他都在获取信息。这种信息不仅仅是书里面的线条、人物的肢体语言,还有它的明暗、它的色调,还有孩子在书外生活当中的经验。
插图:《啦啦啦》
例如,他看到这样一个立眉毛、抱胳膊的动作,他就会猜到这个小女孩是不开心的。因为他自己悲伤的时候可能也有这样的动作,从画面的肢体语言当中,孩子就已经获取了角色的心理和情绪。所以即使孩子一个字也不认识,他也完全可以独立地阅读图书,并且对书中的内容建立自己初步的理解。
在无字书阅读的过程当中,儿童是一个主动的信息的参与者、发现者。当他的阅读过程是主动的时候,大脑的运速是非常高的,在这个过程里,他会主动吸收画面的色彩、构图、线条,包括整个画面呈现出来的色调。儿童会主动去建构这些信息,根据年龄和经历的差异,孩子会对书中的故事形成自己的理解,生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
引导孩子去发现细节
我们给孩子爱书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想:我这个书买得值不值得?但我们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孩子有没有获益,有没有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从小,语文阅读就要求我们写中心思想,对吧?所以我们最后一定要有一个中心思想:这个故事讲的什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后正义战胜了邪恶等等。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讲绘本的时候,总是急于将一个完整的故事讲完,如果孩子在过程中提问或打岔,家长就应付几句,然后接着讲故事故事。
但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往往只能获得一本书最基本的价值。剥夺了阅读中的很多乐趣不说,还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无字书既然是以图取胜,那么作者在设计故事内容和画面细节的时候就会下很大功夫。每阅读一次就会多一些新的发现,孩子在发现细节的过程中,也会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
插图:《啦啦啦》
那么要怎么引导呢?我们可以从表情、配色、光线、镜头开始,这些细节都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绪和故事的发展。
当然,这种引导不宜太过频繁,密度过大的提问会让孩子觉得读书很累。
把故事演出来
谁会不喜欢爸爸妈妈活灵活现的表演呢?
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很容易进入到故事情境中,甚至把自己深深地代入到角色里。如果孩子感兴趣,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分饰不同的角色,玩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书里角色的小眼神、小表情,在演的过程中,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它的内心。
插图:《啦啦啦》
《啦啦啦》里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女孩,孩子可以扮演这位小女孩,在场景切换或者适当的时候,家长加入一些过渡的旁白即可。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也可以演演书里的落叶、梯子和月亮!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孩子不仅会对故事本身有更亲切的理解,还会发挥他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甚至还可以将现实生活与故事情节建立一种微妙的连接。
读无字书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它有无限的开放性和无限的解读性,值得读一遍又一遍。
《啦啦啦》
【美】凯特·迪卡米洛/著
【美】杰米·金/绘
适读年龄:3岁+
★纽伯瑞奖三届得主凯特·迪卡米洛首部无字书
★一本带你走出孤独的心灵疗愈图画书,极具电影感的叙事画面,展开与世界的对话之旅
这位大奖作家将故事的文本隐去,全书只余反复出现的三个字:“啦啦啦”,由美国新锐插画师杰米·金用自己的画笔将这个舒缓安静的故事娓娓道来。
“啦啦啦……啦!”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内,一个孤独的小女孩在唱歌,却始终没有人回应她。出于对外界的好奇,小女孩鼓足勇气来到户外,对着她所见之物——大树、池塘、芦苇——继续唱着:“啦啦啦……”从白天一直唱到黑夜,甚至爬到高处,对着天空和月亮继续唱,可是换来的却还是沉默。
失望的小女孩回到封闭的房间,难过地睡着了。睡梦中,一个声音将她唤醒:“啦啦啦……”这温柔的回应来自哪里?小女孩满怀希望地冲了出去……
《早餐蛋饼》
[美]汤米·狄波拉著/绘
适读年龄:3岁+
★凯迪克大奖得主、美国著名图画书作家汤米·狄波拉的首部无字书
★故事贴近生活,没有说教色彩,传达出一种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故事发生在一个白雪皑皑的清晨,一位小老太太起床后想吃蛋饼,她会如何实现愿望呢?她按照食谱一一准备食材,并穿戴整齐到商店去买枫糖浆,回来的路上畅想着摊蛋饼的情景。
出乎意料的是,推开家门的一瞬间,猫在喝牛奶,狗在吃鸡蛋,香喷喷的蛋饼美梦化为泡影。就在这时,她闻到了空气中飘来的香味儿……
故事启发我们做事情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时也给了我们一种家常式的安慰:事情总不会太糟,即使前面出了乱子,后面说不定会有惊喜。这是一种十分爽朗的生活态度。
《线》
[哥伦]葆拉·博西奥 著/绘
适读年龄:2~6岁
★用一条线玩出超乎想象的创意游戏,让孩子领略线条的艺术魅力
★帮助孩子释放想象力,启发他们主动去探索,并创作自己的作品
这是一本画风极简的无字图画书。
一个小女孩发现一根长长的线,这条简单的黑线瞬间就化为舞台和游戏场。小女孩和线玩起了奇妙的游戏。它一会儿变成过山车,一会儿又变成藤蔓。突然,它摇身一变,成了一头巨大的饥饿的怪物……
作者用新鲜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活泼且富有创意的故事,孩子们会走进这个故事,并好奇这根神奇的线接下来还会变成什么。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妙趣横生,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