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
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近来一连串的家庭伦理剧像《小欢喜》、《带着爸爸去留学》、《少年派》都火了,这几部剧本都折射出了一个现象:明明是爱孩子,以为是为了孩子好,结果却成为控制和包办孩子的人生。
没有父母不爱孩子,但为什么爱最后都变成了伤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部央视纪录片《镜子》,这部纪录片让所谓的“问题少年”说出心声:父母更需要改造。
我是一面镜子 需要把父母唤醒纪录片内容讲的是,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81天“改造”,家长们也被要求参加6天的家长课堂。
有个孩子接受采访说:实际要待81天的是父母,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可他的父亲却认为,自己在这个家里是最不需要改变的。
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泽清,才上初二的他,已经辍学2个月了。
泽清的外公外婆是大学教授,父母也有体面的职业,但他却没有如愿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
面对母亲的关心,泽清骂她“贱”,甚至动手、动刀。
这一切的反常,从他的父母那找到了答案:我妈脾气暴躁,讲到最后就她是对。我爸和她解决不了的时候,一般就会用暴力。
更可怕的是,他像父亲一样厌烦母亲的暴躁和唠叨,也学会了用父亲的方式对待母亲。他一边讨厌这种家庭关系,一边却又在无意识中认同了这种文化。
最后,他终于发现: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诚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泽清在墙上贴着撕心裂肺的呐喊,暴躁得把家里的门狠狠地踢到破烂,他不上学、上网、殴打母亲,甚至拿起刀子。
其实,都是想让父母改变,然而却得不到任何回应,爸妈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叛逆”的问题孩子。
看见孩子 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除了泽清,纪录片里另外2个孩子,也同样正遭遇着父母“以爱之名”的暴力:
17岁的张钊辍学,当老师问父亲:孩子,因为什么不上学?
张钊的父亲说:早恋的问题。而张钊告诉老师的答案是,学习上的痛苦,不是不想读书,他想上学,想读大学。
他说,他永远都忘不了有一次跟妈妈说,我在学校很压抑。妈妈冷淡地回了一句:那么多人怎么就你压抑,其他人没事?
16岁的家明辍学,父母说他沉迷游戏。他说父亲永远都否认我,觉得我不行,希望我按照他规划的路走,做什么事情,永远是他们说了算。
我恨他们,我伤害自己就是要向他们证明,我有勇气,我可以做到。
没有谁愿意过一辈子别人的生活,哪怕这个别人是自己的爸爸。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我们都讨厌被压抑、被控制、被抹杀。
然而父亲一直看不到。
有很多网友说,养废孩子,用这一个方法就够了,别去看见它,别去理解他。
的确,看见很重要。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非爱行为”,指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必须要听我的话,否则就是不孝,就是白眼狼。
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面动机,父母如果不能看到这一点,孩子的生命力就会得不到释放和引导,会走向两个方向,攻击别人或攻击自己。
《镜子》中泽清、张钊、家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被迫背负着另一个人全部的希望,每日如履薄冰的孩子,怎么可能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父母和孩子实现怎样的碰撞融合才能实现双向的成长呢?著名的萨提亚学派心理治疗大师林文采博士说:
“孩子的成长,如同一颗种子的成长,需要阳光、水等营养一样,既需要物质营养保障基本的生命力,更需要被无条件接纳、被重视、被肯定赞美和认同。”
当家长真正懂得孩子,并能在不同的关健时期给孩子所需要的关爱,这个家庭就可以养育出一个健康、快乐、自信的孩子。父母和孩子在碰撞之后怎样融合,才可以实现双向成长呢?1、学会把握爱的分寸感,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很多父母以为的“爱”孩子,就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企图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孩子规避可能遇见的风险,甚至安排他的终身。该管的不该管的事统统都揽在自己身上。
歌手龚琳娜在一次采访中说,她一直思考亲子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后来她终于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间不是亲子关系,不是平等关系,而是前后关系:
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让他们自主选择想做的事,想走的路,父母能做的只有慢慢的目送。
2、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感受挫折
害怕孩子受伤害,是父母最大的焦虑。但父母的敏感却会让孩子变得无比脆弱。
当父母倾尽全力不让孩子体验到不适时,他们长大后,反而不知道如何面对正常的挫折。
生活里,你一定经常看到,孩子哇哇大哭的时候,父母第一时间冲上去,安抚他们,用各种各样新鲜的玩意儿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致于孩子从来没有完整地体验过一次疼痛、难过、恐惧的感觉。
可是,没有体验,就不会成长。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得坚强,他们有自己的方法处理伤痛、维持秩序。
而父母的工作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和帮助,而不是直接代替他们解决困难。
3、父母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父母对孩子的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的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
为什么没有自己生活的父母更容易焦虑和失控?
如果一对父母没有自己的生活,一切都是围着孩子转,就很容易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苛求完美,期望孩子最好按照自己的臆想的轨迹发展。
正因为投入的太多,担心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因此孩子出现一点点问题都会看的很严重、很焦虑,进而开始恶性循环地开始一段不健康的家庭关系。
这样的教育是苍白无力,难以信服的。如果把握好爱的分寸感,留一点时间空间给自己,去保持学习的好奇心、学习新的技能,把生活过得丰富而有趣,不仅把目光转移到关注自我身上,也好让被“爱”包围的孩子可以透透气。
诗人于戈说:“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他经历不到这些,他就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 孩子成长的最好方法,就是父母学会,让孩子自我成长。
愿每位父母都能理解,孩子年幼时给他足够的爱,而当孩子渐渐长大了,一定要去践行那一场,得体的退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