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西方人打架时,一般会就事论事,说事拉理,把对错分的很清楚。而我们中国人就不大一样,我们吵架,会从小见大,从一件小事变成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事,比如孩子上学迟到了,本来是孩子的事,但有时就会让人问候一下家人。比如说:你怎么能迟到呢,这点太象你爸爸了。或者说:你迟到了,大伙都在等你,你真没教养。这就是我们吵架的原因与方式。本来一个迟到,只是一个行为,然后就变成了人身攻击,之后变会吵起来到动手~
其实,我们父母跟孩子是不能吵架的,因为在我国吵架后分出对错,时间长了,孩子与父母就会不同心,而不分对错,慢慢的我们就没有了事非观念。
我举个例子,你们想想,身边的人,或自己是不是做过:比如孩子站在一个比较窄小的地方做事情,家长要需要从这里过去,家长一般就会说,你快点让开,怎么这么碍事,挡道干嘛。反过来,如果是家长在这个比较窄小的地方做事情,孩子需要从这里过,家长还会说:你就等一会能怎么的,没看我做事呢吗,你先等着。大伙看出来了吗,多数家长是这样的,以自我为中心,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一样,并不是孩子不好,也不是家长不好,而是又方都没思考过这是谁对谁错。以此类推,长大后的做事方法也多是如此。
所以我国的人是讲大是大非的,什么事都讲好好商量,但一讲好好商量,就有人不愿意,说这是没有原则,这是老好人等话语。其实有丰富的社会经历的人就会理解,好好商量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好多家长不懂这个,包括夫妻,本来是小是小非,但一定要分个对错,分到最后,离心离德,尽管天天住在一起,但有的时候还不如路人~
现在的小孩子会把自己的房门关起来,告诉爸爸妈妈,我的日记你不能看,我的手机你不能查,这在国外就隐私权,在这国内有人就认为是不尊长辈,而且表面上还会说:放心吧,我不看。然后背地里想办法去看,还给自己一个理由,叫作这样的行为是关心孩子,是为他好。认为不看怎么知道孩子做什么了,那种允许孩子有隐私的做法全是外国人的东西,咱中国有亲情,不需要隐私权。但是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们想过孩子的感受吗,假如家长的隐私让同事,让邻居偷着看了,家长是什么感觉,将心比心过吗~,既然关心孩子,为什么不能尊重一下孩子呢。
我们其实不尊重孩子,从一个打招呼就可以看得出来,在国外,一般我们看到小孩子聊天会问,你叫什么名字,在国内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个很好笑,小孩子叫什么名字跟你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中国人一般不会这样问,他会问:你爸爸是谁,或你妈妈是谁,因为中国人认为这个比较重要~ 至于孩子叫什么名字 他不关心。就象有一个女孩子恋爱,跟妈妈说,她谈恋爱了,然后她妈妈就问自己女儿说:她男朋友家里是做什么事情的,男朋友父母怎么样。这个女孩子就什么也没说,转身就走了,妈妈就很生气,后来跟女儿吵了起来,妈妈说女儿不回答自己,是不尊重自己,妈妈白养活女儿这么多年了。女儿的回答其实挺让人有感触的。
女儿说:“妈妈,你为什么不问问,他爱不爱我”
由此可见,中国人永远是连在一起的,中国人见到小孩子,比较关心他爸爸妈妈是谁,至于孩子叫什么名字,就算告诉我们,我们也不太注意。中国人最讨厌不分是非的人,但中国人是非分得很清楚的人,人缘都不会太好。因为中国人的是非是分给别人的,是用来判断别人对错的。是绝对不希望别人用很清楚的是非对错来判断自己的~
在国内最常见的就是干工作,在一个公司,犯错最多的人,就是干活最多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其它人不干活,那有多少犯错的机会呢。所以有句话叫,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一干就错。听了吗,只要你干了,你就错了。这绝对不是负能量,你观察身边的人,肯定有很多例子。
对与错,在中国是高度困难的一件事,说清楚一点,我们对中有错,错中有对,这个人,这一部份做对了,另一点做错了。三七开。比如一个服务员,跟客人吵起来,你再有理由,多数情况下,还是服务员的错,为什么,因为你让他不高兴了,你不管怎么做,只要他不高兴,你就错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讲:确实这个客人很无理,但我们得忍让,因为顾客是上帝。其实我们中国是没有上帝的,如果这个客人只管无理取闹,不来消费,马上就不是上帝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父母,在跟自己孩子吵架前,多设身处地的,多换几个角度想想,想好了再吵,因为天下事情,本来就是没有完全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多数爸妈与孩子吵架的原因是因为孩子不听话,是因为父母想控制孩子,并不是孩子错了。想明白这事,就会少吵不少架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