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从三岁开始的启蒙教育极为重要,这个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让孩子生理和心理共同成长。
不少爸爸妈妈会发现,3岁左右的孩子特别“敏感”,比之前更容易哭,甚至也更容易生病了,这表明孩子进入了身体和心理的敏感期。
可以说,在孩子3岁前没注意这些,后续要花更多时间去弥补,得不偿失!
01、口腔敏感期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
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
家长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
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02、肢体敏感期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
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
这阶段的孩子会表现的非常活泼好动,甚至是“搞破坏”,家长千万不要因此而责备孩子。
正确做法是: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熟悉更多的肢体动作,和他一起作许多游戏运动,使各种肌肉得到训练,增进亲子关系,并且还能使左右脑均衡发展。
03、物权意识敏感期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
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进行引导。
例如在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
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
04、完美敏感期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
还有一些孩子,吃米饭的时候会用勺子柄把米饭弄得平平的,没吃几口,再用勺子柄弄整齐。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这是在“玩”,是调皮,或者是自私——其实这是完美的敏感期,是外来事物破坏了孩子对整体的感觉。
我们看到许多幼儿园在做幼儿伙食的时候,特别是在做面食的时候,做得非常小。
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其实是契合了孩子追求完整、完美的心理发展轨迹。进入完美敏感期的孩子,会表现得很“挑剔”。
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孩子这样做的原因,一遇到孩子“挑剔”便呵斥孩子,搬出“锄禾日当午”的大道理,数落孩子的挑剔和浪费。
但其实这样的教育不但没有好的效果,反而会有负面影响。它会强化孩子这一行为,并且在孩子小小的心田里认定自己就是一个“挑剔”“浪费”的孩子。
3岁孩子有他们稚气的地方,但启蒙教育的开始让他们逐渐向成人的角度靠拢,这一过程中的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
维护孩子敏感的小心思,当孩子向成人世界示好的时候,给予他一个赞许的眼神,宽容的怀抱,是家长能做的最有益的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