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桐桐妈
"他还是个孩子啊!"
你能想象吗?这是出自于一位袒护自己23岁儿子的母亲之口。自己23岁儿子就在自己的眼皮下,怒拆电梯指纹锁,还将其从26楼抛下,这位母亲不仅没有阻止,还拒绝赔偿,称儿子还是个孩子。
且不说拆卸的过程会不会导致电梯故障,造成自身安全隐患,扔下楼的时候,你们就不担心会砸伤人吗?再说了,即便您儿子真的只有几岁,真是个孩子,损坏公物还是得照价赔偿!何况,您儿子已经23岁!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微博上的另外一条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
一个男子因为使用假驾照被罚款5000元和拘留15天,父母却质问警察:
"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为什么罚那么重?"
好吧!31岁还是孩子,真是太可笑了!妥妥的一枚"巨婴"啊!
近两年,"高铁霸座男"、"女教师堵高铁门"、"啃老族"等事件,让"巨婴"一词瞬间火了!
什么是"巨婴",就是有着成年人的年纪和体魄,但心智、思想和情绪却还停留在婴儿阶段的个体。
他们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特征:自私自我、没有规则意识、缺乏同理心和爱心、不懂感恩、容易情绪失控产生过激非理性行为。遇到问题,习惯性使用婴儿的方式来抗议,比如哭闹、肢体冲突、喊叫等极端方式来迫使他人屈服或退让,继而达成自己的目的。
巨婴心理的形成,大多与父母错误的教育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比如:
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事无巨细,事事代劳,不论大小适宜,都由父母一把包办。永远把孩子当成孩子,不懂得放手。父母一味的纵容,让还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别提承担责任了。之前,看过这样一部动画影视作品,名字就叫《巨婴》,和妈妈一般高的男子,早起需要妈妈给他穿衣服、喂饭,甚至刮胡子,男子的日常生活就是玩手机、打游戏和看电视。
随着时间的流逝,爸爸去世了,只剩下年迈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支撑着一个家庭。
有一天,儿子在电视上看到新出来的一款游戏机,习惯性地冲着母亲要,可母亲早已没有过多的钱来支出家里的额外开支。
画面回放到孩子小时候,看到电视机上什么玩具,只要用手指指,喊一声"妈妈",妈妈一个电话,爸爸伸手给钱,玩具立马就到手。
画面回到现实,当母亲拿不出钱时,母亲企图还和小时候一样唱歌哄孩子,却怎么也不见效。
妈妈为了满足孩子,先是变卖家具,再后直接割肾。
最后,妈妈死了,儿子无法忍受饥饿的折腾,扒开妈妈的肚子里,再次成为一个婴儿。
短短的7分钟,赤裸裸地为我们呈现一个残酷的事实:溺爱孩子,不仅毁了孩子,也害了自己。这种你以为完美的爱,实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巨婴不仅对孩子个人的成长,对父母、对家庭,都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究竟有哪些弊端呢?
生活不能自理,人格不健全。
还记得前几年被退学的魏永康吗?他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有着闪闪发光的履历,20岁前的人生可谓是一路开挂,13岁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
20岁,却被中科院退学,原因是生活不能自理。
原来,他的母亲为了能让宜兴读书,包揽了所有能做的,包括洗衣、做饭、收拾房间,甚至上高中还喂饭,大学进宿舍陪读。
到了中科院,没有母亲细心的照料,魏永康彻底"沦陷"了,无法安排在自己的生活,大冬天穿着单衣、拖鞋在天安门广场闲逛。生活的不能自理、思想和人格也缺乏相应的独立性,他也无法适应中科院独立自主的研究模式。
这种"高分低能"让人人称赞的天才少年,就这样,变成了一个人人饭后谈论的笑话,多么可悲!
不懂感恩与回报。
作家刘墉说:
"孩子不懂得珍惜,因为他已变成笼子里的小鸟,天天等你喂。他无法独立,觉得你是欠他的,你到时候就该喂他。"
时常会在网上看到类似的新闻:孩子不满母亲不给钱购买×××,街头暴打母亲。
曾轰动一时的"留学生机场弑母"案中,25岁的他每个月找母亲要7000元学费和生活费,当母亲表示拿不出来时,他竟然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
护子心切的母亲,在脱离生命危险后,还以"孩子有精神病"威为孩子辩护,可悲!
那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呢?
首先,孩子小的时候,适当地满足,不事事顺应。
如今的中国家庭,穷人家的"富二代"是越来越多。这样的家庭,父母宁愿自己缩衣节食,也要让给自己的孩子过的舒舒坦坦,他们倾尽所有对孩子——别人有的你都要有、你想要的妈妈都满足你等。
时间一久,这些孩子就把自己当作是富二代,甚至是世界的中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只会弱化自己生存能力,沉浸在享受中,最后,被别人远远甩在后面。
其次,给孩子尝试和试错的机会。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暖心的视频:
美国加州3岁小男孩Tydus,为妈妈准备晚餐,他独立、成熟的表现让人感叹不已。
他去超市推着比他还要高的购物车,买来面包等食品,到花园采来鲜花装饰餐桌,看书面书,然后独立煮面、烤面包、摆放餐具、倒饮料......
拿果汁时,不小心摔了一大跤,果汁洒了一地,Tydus不但没有哭,而是赶紧爬起来用抹布仔细清理,还自我开解道:
"生活就是如此,兄弟"。
他的投入、专注和自控,很让人触动。
最后,让孩子承担一些后果。
孩子闯了祸,很多家长的做法是嘴上一段唠叨,但行动上还是帮助孩子承担了事情的后果。这种做法,说得好听是帮助孩子,说的难听就是剥夺孩子纠错、亲身体验社会规则的权利。
慢慢的,在孩子的认知中,不管做什么都可以不用付出代价,不会被追究责任,所以,他们才会一直肆意妄为、无法无天,最终,酿下不可收拾的悲剧。
放手让孩子承担一些后果,会使得孩子明辨是非,明白规则;让孩子在犯错中汲取教训和经验,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家长,一定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莫等一天,孩子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才来懊悔不已!
作者简介:桐桐妈,一个可爱女孩的妈妈,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头条号拥有27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育儿交接棒)一起,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和活动,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微信公众号的“问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提问,专家一对一解答育儿疑问。欢迎关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