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下班回到家,发现小茉莉沮丧地坐在书桌前写作业,眼圈红红的,刚才肯定哭过了。
一见到妈妈,小茉莉立马扑进了怀里,眼泪滚了下来开始抽泣。
妈妈很纳闷,下午在群里看老师发布小考成绩单,小茉莉考了满分,班上一共就3个,应该开心才对。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小茉莉拿着试卷给爸爸看的时候,只得到了一句不咸不淡的“知道了”。
“我没做错什么呀?为什么爸爸一点反应都没有?”
妈妈摸摸小茉莉的头,安慰了几句:“之前一定认真复习了吧,一直这么努力,所以才能考满分。”
她明白,小茉莉这是伤心爸爸没有表扬自己了。
之后跟丈夫聊天说到这件事,丈夫表示:“考一百分是应该的,我只是怕她太骄傲,才没有表扬”。
其实小茉莉的这种反应很正常,人生来就期待获得他人的赞赏和表扬,这也是努力和付出的原动力。
如果取得了成绩却没被人看到,自然会感到失落,这种天性在赫洛克效应中就有表现。
01关于“赫洛克效应”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四组实验对象在四种和不同的诱因下分别完成任务。第一组每次工作之后,都会得到表扬;第二组得到的则是严厉的训斥;第三组就像被忽视,得不到任何评价,只是听着前两组的结果;第四组与他们完全隔离,且同样得不到评价。
得出的结果是这样的:
前三组的工作成绩都要优于第四组,而得到表扬和批评的两组,又要优于被忽视的第三组,最终成绩得到不断提升的,是得到表扬的第一组。
这说明什么呢?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增强工作人员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表扬>批评>被忽视,这就是赫洛克效应的内容。
当然,这个效应后来被发现在育儿过程中也有相应的印证,表扬和激励能明显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批评和打击略差些,真正可怕的是对孩子的忽视。
从这里也可以得知,你的育儿态度,才是真正决定孩子爬多高的关键。
02家长不同评价对于孩子的不同影响
1)表扬,督促孩子前进
当你家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学会了写数字,你看到孩子写的满纸数字1,夸赞道:“真厉害,我家宝宝都会写字了!”
这时宝宝多半会这样回应你:“妈妈,我还会写2-10呢!”
这就是孩子对你的表扬和认可感到开心的表现,他会期待变得更好,以获得更多的称赞。
马克·吐温曾说:“一句得体的称赞,能使我陶醉两个月。”
可知,表扬对孩子而言,有着多大的魔力,这是对他们的一种认可和希望。
▼传统文化的谦虚与之并不冲突
中国大部分父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觉得孩子要有谦虚的姿态,因而吝啬表扬,生怕孩子因此而骄傲自满。
即使夸奖孩子几句,也要多加斟酌,最后再加一句转折,让孩子继续努力。
如果孩子得到的打击远大于表扬,那么进步的积极性也会被削弱。
其实,表扬孩子与谦虚并不冲突,家长需要做的是,增加优质的表扬,做到准确、客观且有度。
2)批评的效果在于使用得好不好
客观来说,批评孩子不一定是件坏事,关键在于父母使用得好不好。
▼偶尔的善意批评是指路明灯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难免会犯错,这时就应该被批评。
当然,父母偶尔的善意批评,能帮孩子意识到问题所在,并督促他们改正。
这样的批评起到的效果是积极的,就像明灯一样指导着孩子前进的道路,比一味表扬的效果更好。
▼一味的打击批评是语言利刃
但批评也应该有个度,在孩子没做错事或是取得了成绩之时,就不能再一味批评了。
比如家长们常犯的“别人家孩子”的错误,有时哪怕孩子进步了,家长也会搬出别人家更优秀的孩子给她压力。
家长的初衷是不让孩子骄傲,告诉他“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总想着泼一盆冷水,不然孩子就会飘飘然。
这就像语言利刃,逐渐割开亲子间的距离,并让孩子对自我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这样的孩子即便取得了很大成就,也会患上“冒名顶替者综合症”,认为自己德不配位,成就仿佛是偷来的一般。
这就是由于长期打压造成的习惯性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03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算正确的态度?
赫洛克效应,为我们在教育的问题上打开了新的思路。核心在于,不论批评还是表扬孩子,只要运用得到,都能起到积极的在促进作用。
想要让孩子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就需要学习表扬和批评的艺术。
一.表扬的艺术
1)具备时效性
表扬得越及时,对孩子的激励作用也就越强。
一般而言,孩子在取得成就后的第一时间,就需要获得他人的赞赏和认可,而家长及时送上,更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时刻关注着。
2)内容具体
家长在表扬孩子之时,不要只会说“你真棒”,而应该代入到具体的情境中,或表扬孩子具体的进步和努力。
比如:“你今天作业完成得很快,效率真高”、“这次考试比上次多了二十分,这都得益于你的努力。”
这样的夸奖方式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具体在哪里。
如果只是简单夸“你真棒”,孩子肯定很容易飘飘然,这是夸奖技巧不对决定的。
3)有度而不泛滥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就不会珍惜。表扬也是这样,如果父母时不时就来一句,时间一长对孩子的刺激也就减弱了。
父母可能逐渐提高对孩子表扬的门槛,多增加一点难度,孩子才会主动付出努力去维持获得表扬的机会。
二.批评的艺术——尽量乐观
美国教育专家劳伦斯·沙皮罗表示:在批评孩子时,应当采用乐观的方式,才会使批评恰如其分。
什么叫做乐观的批评方式呢?就是指顾及到了孩子的感受,且达到良好效果的。
1)分场合、酌轻重
古人教子有“七不责”之说,其一就是当众不责。
别看孩子还小,自尊心已经成长得比较完善了,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强。
但在成年之前,孩子尚且无法对抗家长,如果在公共场合被指责,心理产生的羞耻感也是无以言说的。
这将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让孩子产生自卑和怨恨的心理。
2)点到为止,不要过分夸大
有的家长在批评孩子之时,总是不自觉放大错误,但这是带有情绪化的批评,并不客观。
家长需要知道的是,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尽量说少“你总是这样”类似的词,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感和内疚的情绪,反倒不利于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3)目的要明确,主要是让孩子解决问题
家长不要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而批评孩子,这种目的不明确的批评,更像是把孩子当成了“出气筒”。
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孩子主动做出改变,并解决问题。
因而,要记得逻辑缜密、条理清晰,让孩子明白自己具体错在何处。
最后,家长还可以为孩子提出适当建议,比如如何解决现在的问题等等。
这样的批评方式,才能让孩子从中学到东西,并且尽量杜绝下次再犯。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始终要保持一颗客观的平常心,冷静地对孩子的进步或错误做出正确的反应。
要记得,适当的表扬>善意的批评>忽视。此外,也要根据孩子不同的气质类型因势利导,选择最适合他的方式。
表扬也好,批评也罢,都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既不让孩子骄傲自满,也不能给孩子带来挫败感。
想要教育好孩子,这些都是父母的必修课,坚持下去,总会看到收获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