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唐匀个人所有,欢迎分享转发。
每个宝宝都是上天赐给父母的天使,父母欣慰并期待孩子们的成长。当然,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有幸福的时刻,也有烦闷的时候。
路路今年5岁了,长高了不少,性格活泼,很是招人喜爱,一家人都很疼爱他。
但路路的妈妈最近却愁眉不展,为什么呢?
这要从一周前路路上完幼儿英语课说起。
抱着“坚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点上。”的心态,路路的妈妈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路路的同班同学芽芽报了班之后,立马三下五除二也去给路路报了名。
结果,这次上了两节课,老师跟路路的妈妈反映说,“孩子挺聪明的,就是爱说话。上课老是和同桌说话。”
路路的妈妈,发愁了。
这不是有老师第一次反映给她,这种情况了。
路路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老是说话,经常被点名,幼儿园老师已经反映给她好多次了。
路路妈妈也苦口婆心跟路路说过好几次,可是呢?孩子在家就爱说话,每天都不觉得累的,在家一直说。
她和老公之前觉得孩子爱说话,总比不愿意说话要强吧。
所以,也就搁置了其他想法。
这次英语老师的话,无疑跟个炸弹似的,又把以前的念头给炸出来了,还带了一圈涟漪,让人心烦又慌张。
那么,孩子爱说话,到底正常吗?
首先,答案肯定是,孩子是正常的。
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2~7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言语及概念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他们开始能用语言或抽象的东西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
比如,儿童都喜欢看动画片,有的儿童看《光头强》的时候,会直接告诉爸妈,说“要看熊熊”,其中,“熊熊”就是他们用语言表示的一个抽象东西。
再比如,有的孩子,爱吃香蕉,会说“蕉蕉”,表达自己。
但是,这阶段的儿童心理表象,都是自己直觉感受到的物体的形象。
比如,有奶奶教孙子读,“一行白鹭上青天”,如果孩子没有见过白鹭,那他就会读成“一行白云上青天”,因为他只见过白云在天上。
他们也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情感的,跟他一样的。
比如,小童小的时候摔玩具,你如果告诉他,“别摔了,小汽车会疼的。”通常,他会停止。
再比如,你累了,背不动他了,想让他自己走一会,告诉他说,“妈妈脚好疼呀。”他会用他的小手指给你按摩吹气。
而且,这个时期的儿童在思维方面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认为世界是为他而存在的,一切都围绕着他转。
比如,如果家里新买的车是黑色的,那大概率在他还小的时候,他一看见黑色的车,就会跑过去,因为,“那是爸爸的车。”
比如,他会认为家里好吃的水果,都是给他买的,是他一个人的。
当然,这个自我中心主义在儿童的语言中也同样存在。
即使没有一个人听,年龄小的儿童也高兴地描述着他在做什么。
比如,通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一大家子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自在忙自己的事。
小孩子一个人在床上玩玩具,边玩边手舞足蹈,兴奋地说个不停,还时不时要在其他人面前表演表演。
一家人都不知道他的精力怎么那么旺盛,也不知道他到底兴奋什么,在说什么,好奇他为什么就不知道累呢?
更奇怪的是,这种现象不止发生在儿童的时候,甚至更多地发生在儿童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地说着,争先恐后,连相互的你问我答或者交谈都没有,每个人都自说自话,心理学家称之为集体的独白。
所以说,这个时期的孩子爱说话,是正常的。
那什么时候,他才不会每天说个不停,知道哪些时候该说,哪些时候不该说呢?
爸爸妈妈们不要着急,一般儿童在上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的时候,有了集体感意识,就会知道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