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放学了把书包仍在家里,就跑到楼下托管找他的同学一块儿玩。过了饭点了,孩子都没有回家。父母担心孩子有危险,于是便着急出门寻找孩子。
两人找了一会儿,才发现孩子正在欢快地玩耍。父母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开始责怪孩子。
宝宝生气地对孩子说:"如果我们不来找你,你是不是要在这里过夜啊?以后,你放学了就直接回家,不准和同学一起出来玩。"
妈妈觉得事情没有那么严重,便说:"哎呀,你别那么激动嘛,孩子没有危险就好了。而且小孩子天性就爱玩,你也不要那么说他呀。"
爸爸听了妈妈的话,就更加生气了。"要不是你一直宠着孩子,他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吗?你看看现在孩子一副叛逆的样子,都是你一手造成的!"
妈妈听了爸爸的话,也不甘示弱:"我怎么啦......"
结果,这对父母就在街上吵了起来。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是不是觉得有些眼熟呢?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面出现矛盾和分歧,结果并没有解决孩子的问题,反而夫妻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
在教育孩子时,一般是父亲扮演黑脸,母亲扮演白脸。父母先给孩子一巴掌,再给孩子一颗糖。父母以为这是分工明确,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育儿分歧"。
生活中"育儿分歧"很常见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分工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的分工通常为一个人扮演白脸,另外一个人扮演黑脸。白脸是一个温和的角色,而黑脸则是一个较为严肃的角色。
黑白脸是一种"育儿分歧",父母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育儿分歧"。
那么,为什么"育儿分歧"在生活中很常见?原因有以下两个:
父母的思维不同引导"育儿分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父亲与母亲的思维不同。
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和思维惯性就不太相同,父亲和母亲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也不同,父亲和母亲能够接受的教育理念以及生活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父母产生矛盾与分歧。
此外,父亲与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也会多多少少地影响双方教育的方式。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妈妈比较注重感情,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要长一些,所以,妈妈通常扮演白脸的角色。
而爸爸则是更多地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工作上,没有像妈妈一样精细地照顾孩子。也就是说,爸爸在教育孩子上面可能会表现地理智一些。所以,爸爸通常是扮演黑脸的角色。
父母容易放大矛盾现在的大多数家庭,爸爸妈妈同时去上班养孩子,孩子则是交给家里的长辈照顾。父母大多只能利用周末或者晚上的时间,教育孩子以及亲近孩子。
父母上完一天的班很疲劳,回到家,双方都是处于一种大脑转不动的地步。这种时候,父母之间出现一点很小的口角,双方都很容易放大这一点小小的矛盾。
如果孩子还不听话,或者表现地很差,那么父母可能会爆发自己的情绪,把情绪都撒到孩子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成为了一个炮灰,只是一个父母发泄情绪的工具罢了。
"育儿分歧"容易误导孩子父母以为的分工明确,其实正在慢慢地毁灭孩子。"黑白脸"的教育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孩子长期处于一种"听戏"的环境中,性格的培养以及成长的速率都会减慢。
那么,"育儿分歧"会对孩子产生哪些不良的影响呢?
形成"两面派"现在的孩子,个个都精明地很,在没有人引导他们的情况下,他们容易耍小聪明。而且,孩子也是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当父母正在扮演黑白脸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会更加倾向白脸的一方,也就是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黑白脸的扮演会随着事情和问题的性质发生改变,这一次是父亲扮演黑脸,下一次可能就是母亲扮演白脸。孩子不断地变换自己的阵营,以此将自己的伤害化到最小。
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两面派"。
父母失去权威前文提到的孩子外出游玩不回家中,母亲扮演的是白脸,父亲扮演的是黑脸。
而在一些更加细微的事情上,比如纠正孩子爱吃糖的坏毛病,母亲通常是黑脸,而父亲是白脸。父亲觉得,孩子想吃糖那就吃糖呗,为什么要限制孩子呢。
父母多次在孩子面前产生分歧,产生矛盾,双方都试图向对方证明自己的观点,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孩子看到这种情况,内心会对父母产生怀疑,因为父母的观点都被否定和质疑了。
孩子觉得父母的思想和教育都是不可靠的,父母也就相当于失去了教育的权威。
家庭不够和谐很多父母一开始是齐心协力,想要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然后,父母往往会在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分歧,结果两人就在孩子面前吵架,严重的还会动粗。
本来孩子就不爱听父母讲大道理,父母又在孩子面前上演一出家长吵架的戏码,孩子只会感觉到不耐烦。而且,父母的吵架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之间不够和谐恩爱,孩子会对整个家庭的完整性产生动摇。
父母应该破解"育儿分歧"三个不同性格的人生活在一起,很容易产生矛盾,关键还是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如何保持家庭的和谐环境。
关于破解"育儿分歧",这里有三个建议:
沟通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之间产生分歧,是因为父母之间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父母没能在沟通中解决双方的分歧和矛盾,没有达成一致。所以,到了孩子面前,父母还是我行我素。
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很重要,因为这样能够保证父母的权威。父母应该先沟通,商量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方案。再教育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为了防止矛盾的出现,父母可以选择只派出一方进行教育孩子的工作。
合理分工一般来说,爸爸的大局观念比较重,看事情也会远一些,妈妈在照顾孩子方
面,则要比爸爸更加细心和有耐心。父母可以进行一个分工,爸爸具体教育孩子的某一个方面,而妈妈教育孩子的另一个方面。
比如说,一个负责孩子的生活作息,一个负责孩子的学校作业;一个负责孩子的体育锻炼,一个负责孩子的习惯养成等等。而且,双方不要随便干扰,但是可以给对方提建议。
互相尊重当一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另外一方不同意他的想法,父母也不能直接提出来,应该选择闭嘴,毕竟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能相互支持,那就选择相互尊重吧,闭嘴也是一种相互尊重的方式。
其实,父母之间也是需要相互尊重的,不能因为对方的思维或者经济差距就随便否认对方。偶尔也要听一听对方的想法,偶尔也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
不要看不起对方,保持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家庭中的分歧会减少很多。
父母应该舍弃黑白脸的教育模式,不要让"育儿分歧"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关系。爱和尊重,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