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教雷鸣
三年级现象是现象是什么?邻居家孩子今年三年级了,孩子考试期末拿了个80分回来。孩子父亲找我聊天说到,以前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基本上99、100,现在却考了个80分回来,是不是哪里不对啊?
我告诉他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三年级现象”,一二年级的孩子,大家水平似乎都差不多,不是100就是99,几乎都在90分以上,家长看不出什么差别来。但是,一到三年级,就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三年级现象?三年级现象,很多教育界的老师也在分析这个问题。
有人说是“超前教育”引起的,提前教拼音、教汉字、教数学等,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不喜欢学习。也有人说,是课程编排的不好。一二年级内容简单,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哪个孩子稍微用点心就能学好;三年级的题目思维难度加深,是需要深度思考才能解决问题的,但是孩子似乎不大会。这样的课程编排,必然会出现学习的两极分化。还有人认为,是“身心转折期”造成。孩子三年级是一个过渡时期,是孩子们要过的一个坎,会存在思维的冲突、心理的冲突。思维上是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化,心理上是依赖与独立心理的转化,转化过程中的冲突,无法调整好。但是在我看来,这些所谓的理由,都不是三年级现象的根本原因。
第一,超前教育、超前学习,不是影响孩子三年级学习变差的根本原因。
教孩子拼音、汉字、数学在本质上不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心理厌倦感主要原因,不是孩子不喜欢学习的根本理由。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什么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与老师、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绪交流、情感沟通。孩子喜欢家长,愿意跟家长一起学习,再难的内容孩子都愿意去克服;但是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一起学习,再简单的内容孩子也不愿意去做。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没有把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起来,即使学习最简单的内容孩子也不会用心的去学习的。所以,很多孩子学习成绩变差,更多的原因是习惯的问题造成,没办法安心地去学习,也没有办法负责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第二,课程编排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是非常适合孩子。
一二年级思维简单,以直接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只能学习简单的内容,还在这个阶段强调深度的逻辑思考,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简直就是瞎胡闹。三四年级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起来,正好适应孩子们的思维发展的,这可以说是非常科学的一种安排。
那为什么孩子们在课程思维设置合理的情况,还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出现成绩变差呢?从这个思维发展阶段来看,存在有部分孩子的思维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造成的,另外也有一部分孩子提前入学,思维能力没办法跟上学习的深度和难度。
第三,所谓的“身心转折期”也同样是一种假想的思维分析而已。
三年级的孩子确实存在思维转换的情况,但他们都会接受家长、成人的意见,同时也在尝试进行个人的思考,正好是一种平衡发展,所谓的冲突反而是孩子们成长的机会,没有这个冲突,孩子的成长反而会受到阻碍。
排除“超前教育”、“课程编排”、“身心转折期”这些原因,我们渗透到孩子学习的根本上来,最终还是落在学习的习惯、学习情绪的控制上来,其中学习的情绪控制尤为重要。
我在带孩子的时候,发现了即使孩子是一年级,他们的学习情绪控制能力就已经在强烈的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大家听说过平时母慈子孝,做作业时鸡飞狗跳,甚至有家长因孩子作业问题气得进了医院。这些问题的核心,并不是孩子不知道如何做,而是我们在面对孩子不会做的时候情绪控制的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积极学习的状态。
只要家长和孩子有了良好的情绪控制,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能平心静气地讲,耐心地引导,孩子就一样能够得到正确的情绪引导方法,孩子也能平心静气地学习。
孩子不会做的题目,我们家长因为心浮气躁的原因,没有发现孩子思维的特征。在题目中间的思维过程,我们家长可能非常快速地就跳过去了,但是孩子不知道这个思维过程有几个细微的步骤,听我们讲的跳跃式的步骤就像是在听天书一样,自然无法理解和明白。孩子不仅题目没有学会,反而跟着父母学会了暴躁的情绪表达方式。
没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孩子是无法静下心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这完全是一环扣一环的。情绪控制能力强,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才能学好所学的内容,才有可能在考试的时候取得优异的成绩。
所以,我们要以情绪控制能力为核心,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才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年级的孩子应该如何引导为了避免“一二年级差别不大,三四年级两极分化,五六年级天上地下”,对孩子的引导是我们家长和老师要特别重视的一件事情。
第一,进行情绪的觉察引导训练。
在我看来,这个学问是我们所有学问当中最重要的学问,是我们德育内容的核心关键。《大学》里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学问之道就是在明明德上面,明德的教育就是我们今天要做的德育工作的核心。
这个学问为什么与情绪有关呢?主要还是因为情绪发生的位置在心上,心的位置就是心窝、心口、心门、心头。当我们提起这些地方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都会用手摸一摸我们的胸口。是的,胸口中央凹下去的地方就是心窝,就是心的窝,心居住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在中医叫“膻中穴”,《黄帝內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记载“膻中者,喜乐出焉”。至此,我们可以知道心的位置,就是膻中穴的位置,它的作用就是喜怒哀乐等情绪发出的地方。
了解到情绪的位置,我们还要学会去觉察我们自己的情绪感受。在《道德经》中“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我们没有情绪来的时候,就要观察我们的内心,体会心头上那股没有感觉的感觉有什么微妙的感受;我们有情绪的时候,就要观察我们的内心,体会心头上那股情绪动荡时的感觉,体会它们有什么大概的样貌。
我们在体会各种情绪感觉的过程中,不要去给这种感觉定义为喜,也不要给那种感觉定义为怒。我们只需要像观察一个外在物品一样去观察内心感觉的物理属性,似乎它也是一个物品一样。看看这个物品是冷是热,是温是凉,是急是缓,是快是慢,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宽是窄,是轻是重,……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勿忘勿助”,不去忘记它、消灭它,也不去助长它,就是与它处于一种和平共处的感觉。
觉察我们的情绪的真实样貌,就是明明德的核心过程。这一步练习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能做到很好的情绪管控能力。我带着孩子们去觉察练习一段时间,也感受到他们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提升的非常快,这是一种真正与孩子交心的办法。认识自己,从认识内心开始。
第二,针对学科进行适宜的引导和训练。
在这里我们提一下语文与数学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各位家长和老师有所帮助。
语文的核心是阅读与写作。阅读就是多看书,看完书后还需要孩子将书中的内容说出来,这种说不是为了考核孩子的正确率来设置的,而是引导孩子说话表达的说,想到什么说什么的引导,引导孩子说自己就行。通过阅读和说的练习,孩子的思维能力成长会非常快速的,三个月、半年的变化都是会非常大的,这就是需要家长坚持做简单的训练。
语文当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写作的训练。针对于写作,我们提倡写自己的思维来写。就是什么东西都围绕自己写,不要去编排什么不熟悉的内容,就是要想到什么写什么,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和说的训练很相似的,就是要让孩子的思维一直不断地去动,让孩子们体会在动作中思考的思维运动过程。这个过程,我们让孩子做到像呼吸一样自然写作。上个学期在一位老师带的三年级班里做了这个训练,以前一节课最多写2、3行的孩子,15分钟的时间里就写了7、8行的内容出来。通过写这种简单的方式,把孩子的思维完全打开,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数学的学习中,一是强调计算,二是强调解题的能力。计算就是要快速、准确,这个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每天坚持训练一定的口算题目,快速完成。解题的能力的训练,核心是步骤、程序,在计算能力的基础上,步骤做对了,题目基本上就会全对。对于解题,我推荐使用下面这样的一个解题步骤。
1、分析题目条件,将相关条件用画图的方式展现出来。2、根据图画所表现出来的关系,分析出题目的数量关系式,写下来。3、将相关的数字代入数量关系式,并进行计算。4、检验核算题目的思维分析、计算是否正确。5、将自己的分析思维,讲出来给家人听一听。在整个过程中,最基础的是前面4步,而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的是最后一步讲自己的解题思维。只要孩子敢于讲解自己的思考过程,孩子的思维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快速地进行深入地思考。通过这种讲解的方式,促进孩子的深度学习。这种方法就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在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被称为学习金字塔中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学习金字塔
结束语三年级现象不算啥,发生这种情况了,正是家长调整教育孩子方法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抓住核心关键,控制情绪能力的训练,引导孩子认识自己、认识内心情绪的感觉。有了这个作为强大的核心基础后,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做什么孩子都能真正做到“用心”。
当孩子情绪控制好后,再引导孩子多阅读、多写作、多画图、多讲述,用各种各样的动作来带动孩子进行思考。通过不同形式的动作,激发孩子的思考,孩子的思维能力就能快速训练起来,适应三四年级以后的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习就变得简单了。
孩子不会思维,我们就教孩子思维的方法,让他们动起来,在动作中思考,在动作中成长!
"@童教雷鸣,专注于6-16岁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学习能力提升,科学分析教育问题,做简单的事,坚持做,欢迎关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