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语言评估检测中,一个孩子经常将“三”san发成sang,将“剪刀”发成jian ao,“样子”yang发成ya,这些错误的发音,有的漏音,有的增音,在长句中,就会出现词语替换,或省略情况,这种错误的发音现象,很容易形成一种语言习惯。
孩子说话从不准到准确需要一个很长的练习过程,因为发音不仅是一种动作,大多数语言中的很多音素还是非常复杂的精细动作,比如普通话中的g音,需要舌根与软腭共同对气流产生阻碍作用,这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精细的动作,同样是舌根音,k音的发音动作基本一样,只是气流突破阻碍的方式不同,而同样是舌根音的h音,不同之处在于舌根是接近硬腭而不是抵住,这样对气流的阻碍作用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对于孩子学说话的过程,h音要比g和k音容易掌握一些,所以g、k音一般也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准确。而元音一般也会比辅音更容易掌握。
孩子学说话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学得慢,有的孩子学得快,这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还要看具体的表现,或者说从表现来分析是否有持续下去的可能。
1、发音是一种动作。每一种语言都有很多最基本的发音动作,每一个发音动作,对应语言学中的一个音素。比如汉语拼音中g是一个音素,它的发音动作是——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音。
2、答主给出的这个定义中的“母语”指的是孩子学说话时学的第一语言,之所以会强调母语,是因为在学习其他语言时产生的发音问题,不能属于构音障碍。比如母语是方言说普通话会有些音发不准,母语是英语学普通话时的发音不准,反之亦然。
实际上可以影响孩子发音的音素有很多,能造成构音障碍的因素也不少:
1、某些疾病。
先天腭裂。这是一种先天性的上腭结构问题,主要造成的是腭咽闭合功能的问题(直接影响鼻音)以及多音素发音不准(比如上面说的舌根音需要软腭的参与,而舌面音、舌音尖等又需要硬腭或上牙床的参与,所以不同程度的腭裂造成的发音问题也会不同)。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隐性腭裂是可能被忽略的。
腭裂一般需要先通过手术修复上腭的结构,再进行语言训练得到准确的发音。
除了先天腭裂,还有听力障碍、小儿脑瘫、自闭症等多种疾病可能导致发音的问题。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2、其他因素。
说话是个学习的过程,发音需要不断练习的才能把母语中所有音素发准,很多发音都是比较复杂的精细动作。所以可影响这个过程的并不一定只有病理因素,比如语言环境的缺失,就可能同时对发音和理解表达的完善过程造成的影响,如果不能在正常的语言发育过程中得到准确的发音,而且落后情况比较明显,可能是发音器官肌肉的功能有很大程度的落后,随着年龄的成长,发音器官的肌肉功能会慢慢固化,而且语言问题可能造成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过来又会影响语言的进步。
实际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很多七八岁的孩子,还有明显的构音障碍,但却检查不出有病理因素,通过对发音器官的检查发现,肌肉功能有明显的落后,而且这些孩子往往会表现出不爱说话甚至害怕和人讲话的心理特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