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果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中国的教育中,每位家长都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在很多家长心里,早已经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当成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孩子每天都沉浸在,做题、刷题的世界里,同样也早已变成了做题的“机器”。
前几天闺蜜给我发来了一则暑假补习班的广告,问我有没有兴趣给孩子报名,儿子在一旁听见后连连摇头,我委婉的回绝了闺蜜。确实现在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变打着爱孩子的名义,给孩子报各种暑假补习班,他们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如果说形形色色的补习班就像一场知识竞赛,那这里面有一项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就是“体育运动”。有句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孩子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拿什么去拼未来?没有好的身体,又怎样赢在起跑线上?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包括促进运动能力的正常发展。
一、什么是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运动能力的发展包括两个重要部分,一个是躯体运动,一个是精细运动。美国运动生理学家,一般把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2岁半
这阶段的孩子身体各项机能正在快速发育,神经系统也处于发展的关键期,而受神经系统操控的一些运动机能也在形成。比如这一阶段的孩子会慢慢学着爬行、站立、推、眨眼、打、甚至还会出现各种表情等等。
第二阶段:2岁半—5岁半(早期儿童)
这一阶段孩子的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成熟,动作难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如跑、跳、踢、扔等运动机能也初步形成,家长可以适当训练一些低强度的运动。
第三阶段:6岁左右(晚期儿童)
这一阶段也是孩子从基础运动机能过渡到正常运动机能的关键期。这时期孩子的基本动作已经非常敏捷,已经具备良好的平衡能力,可以参加一些儿童体育项目,在运动中,孩子的跳、跑、踢、抛、接、滑动、转动等能力,可以得到综合的运用和发展。
第四阶段:10岁以后(特殊运动)
孩子10岁以后进入少年期,这时孩子身体骨骼、肌肉等各方面得到快速发展,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哪一方面的运动天赋,并及时培养孩子的特殊运动能力。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任务要做。虽说人的运动机能的发育差异是由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造成的,但对于先天因素来说后天的学习却是更为重要的因素。运动能力是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运动能力强的人,在各方面表现的都会更优秀。
二、运动能力对孩子的重要性1、提高认知能力
人运动时所激活的脑区,在很大程度上和进行认知活动的脑区是重合的。运动时会增强心肺功能,并提供给大脑更充足的血液和氧气,大脑运转起来就会更高效。
脑学家洪兰教授说:运动会刺激身体分泌多种积极物质,提升智力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自控力、耐力、竞争力、合作力也随之提高。所以运动能力较强的孩子,认知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提升。
2、增强自信
在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攀比心理等各方面的原因,会逐渐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会产生一种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学习生活中,这种现象更为显著。若孩子通过体育锻炼,发现自己的长处,并让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得到发展,孩子的心理上就会慢慢恢复平衡,最终克服自卑,增强自信。
3、提高抗挫能力
我们都知道竞技体育竞争非常激烈,并且最终结果一定会有输赢,这对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将会是很大的挑战,但对孩子抗挫能力的培养却有很重要的作用。孩子只有在运动中不断体验挫败感,明白什么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而是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孩子的内心就会锻炼的非常强大,并将这种抗挫能力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体育运动除了众所周知的强身健体这个好处外,它对孩子的重要性,远比你能想到的大得多。但我们并非要把孩子培养成职业的运动选手,而是让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有益孩子身心健康,能让其在参与过程中全面成长的一种途径而已。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运动能力的培养。
三、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柏拉图说:神给人进化的两种管道——教育和运动,教育,是人走出愚昧无知的管道,而运动,是人走向平庸走向强大、突破自我的管道。所以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1、父母陪伴运动(尤其是父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身教往往大于任何方式的说教。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加拿大一项新研究显示,父亲对孩子健康行为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提高父亲的积极性,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十分有利。
父亲应该多参与到孩子的运动中去,和孩子一起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中的肢体接触,可以激活孩子身体各项运动能力的发展,同时能让孩子学到父亲身上勇敢、坚韧的冒险精神,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2、帮助孩子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
医学博士Jordan Metzl说,要在生活中观察孩子的玩耍兴趣、运动方式,并相应地引导他。
在运动初期家长不必为孩子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鼓励孩子尝试多种运动项目,慢慢的孩子便会在这些运动项目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之后家长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还有孩子的体质状况等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为孩子报班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3、鼓励孩子坚持,不轻言放弃
许多孩子在参加体育运动不久,就会体会到其中的苦和累,并开始出现打退堂鼓的现象,这时家长的引导和鼓励就尤为重要。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若孩子一出现退缩的状态,父母就立马把孩子拉在自己的身后,站在前面为其遮风挡雨,这样孩子是永远不会长大的。家长要告诉孩子,既然这是自己的选择,不管多苦多累都要坚持,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不管是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罢,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这种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唯分主义”人才选拔方式,不仅剥夺孩子正常的休闲娱乐时间,更扼杀了孩子的兴趣与爱好。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健康体魄,所以家长务必重视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这才是孩子优秀的垫脚石,对孩子负责的表现!
对此你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你觉得运动和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哪个更为重要呢?欢迎在下方留言与莓果妈妈一起探讨!让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共同提高!
"我是莓果妈妈育儿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都会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儿知识,帮助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妈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