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木子飞扬
01、前两天听一场关于青春期孩子教育的讲座,在互动环节,一个家长说出了自己的困扰:
“我儿子原来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很懂事,可是上到初二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厌学,逃课,在学校里跟一帮孩子到处混,跟人打架……我没少打他骂他,可是这个逆子,越是打骂,他越是跟你对着干。”
湖南卫视有一档备受关注的节目叫《变形计》,节目中,叛逆少年杨奥对前来照顾他的母亲大吼大叫,而另一个叫王境泽的少年则放下狠话:“我就是饿死,也不会吃你们一点东西!”
节目里那些少年表现出的叛逆不羁,正是青春期孩子性格的一个缩影。他们对父母的管教和劝告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理。
关于逆反心理,心理学给出的定义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洛夫在《趣味心理学》的开头,故意提示读者,别先看第八章的内容,而大多数阅读这本书的读者,看到这个提醒,恰恰都是先去翻看了第八章一探究竟。这就是逆反心理在作怪。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心发育成长尚未成熟,逆反心理在这个时期呈“高发”状态,常常表现为:
对父母的说教表现出抗拒情绪,甚至“对着干”,对被公认为优秀的人和事持不屑一顾的态度,对一些出格的言行和不良的倾向表示支持……
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其实不算太大的问题,孩子身边的成年人能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在适当年龄结束叛逆,这才是问题。
02、演员黄磊曾自曝女儿多多有一阵子特别叛逆。
“有段时间,我们说什么她都说不,问她喝水吗,她说不喝,我说咱出去玩会儿,她说不去,我说喜欢爸爸吗,她说不喜欢……”
而面对孩子的不寻常表现,黄磊的做法是“永远站在孩子的旁边,不要站在她的对立面”。
黄磊说:“我会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动态,让她明白我是理解她的“。当人们看到荧屏前那个落落大方、善解人意的小姑娘黄多多,不禁纷纷为黄磊的教育方式大加赞赏。
面对孩子的“叛逆”,有远见的父母会去分析和找寻“叛逆”背后的成因。
一般来说,孩子的叛逆,与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及所处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强烈的好奇心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是青春期孩子的一大特征,他们年纪小,阅历和认知有限,遇到未知的事物,总想一探究竟。
因为好奇心的驱动,他们常常选择性地忽略了家长的逆耳忠言,你越说不能碰的,他越是想亲自去试一试。
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因被大人管教而感到压抑,他们认为“我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什么都要被你们管”。
而很多父母偏偏总是习惯于搬出自己的“经验之谈”,“你不能那样”,“你必须这样”。
可是在孩子心里,他并没有过父母那样的经历,很难一下子就认同成年人欲强加给他们的要求,既然“不认同”,自然就听不进去。
很多时候,青春期的孩子就是太想证明:“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家长教育方法不当一项关于国内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有80%的孩子挨过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父母习惯性地用打骂孩子来代替日常的教育。
毋庸置疑,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常常使孩子失去了与父母正常沟通的渠道,让他们在敌视中变得更加叛逆。
不良精神刺激有的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比如受到了恐吓,被同学欺负了,因为成绩差被老师漠视了,被父母当众打骂觉得伤了自尊等等;
这些或大或小的事情,都有可能使孩子陷入心理困扰,一旦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疏导,严重时可能就会留下心理创伤。大量事实证明,心理问题是诱发孩子各种叛逆行为的重要因素。
谁没有过年少的叛逆和迷茫?
作为“过来人”的父母,应该理性看待孩子的叛逆言行,少一点情绪化的指责,多一点耐心的陪伴和沟通,父母面对孩子“叛逆”时的表现,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03、家有“逆子”怎么办?
首先,父母要了解孩子为何而“逆”?
遇到孩子出现状况,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横加指责,一旦让孩子陷入情绪化的对立状态,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火上加油。
应该挑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约孩子好好谈谈,父母应该将心比心,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感受,这样才能引导孩子敞开心扉,才能准确掌握孩子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才能对症下药。
其次,尽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如果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在不妨碍他人,对孩子自身也没有太大影响的前提下,不妨任由孩子去“折腾”一番。
很多时候以成年人的角度看,有些“折腾”显然是无用功,但以孩子的阅历,难以一眼就看得明白,既然如此,让孩子在实践中走走弯路,也未尝不可。
有时候,“试错”的经历也是一种成长。
第三,学会与孩子平等相处
与孩子平等相处,就是要家长放下作为长辈的强势身份,少用命令式的语气,不要逼迫孩子顺从自己的意愿,也不要急着否定孩子的不同意见;
对于孩子不喜欢做但必须要做的事情,不要不由分说地“强制执行”,而应该讲究策略;家长不妨试着俯下身来,与孩子真诚地交换一下想法,只有让孩子心甘情愿改变态度,才是有效的教育。
第四,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
研究发现,孩子不仅在总体上模仿他们父母的生活方式,而且还往往继承与父母相同的个别有害于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父母的言谈举止,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面对未成年的孩子,父母尤其要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应该是父母给与孩子榜样的力量。
04、孩子“叛逆”固然会给家庭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叛逆“也并非是洪水猛兽。
黑格尔说过,凡事”存在即为合理“。即便”叛逆“行为看起来是负面的存在,同样也有突出积极一面的意志,也能让人反思。
而作为父母,不要简单用成年人的标准去约束和禁锢孩子,最好的管教方式,应该是“有所管有所不管”。
只要善于把握“逆反”心理特征,科学分析,积极引导,青春期的“叛逆”终究不过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本文作者 木子飞扬
欢迎点击左上角“晚安八零后”关注我
不忘初心,做有态度的80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