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关注“幼儿园张老师”,分享我的育儿原创,一起感受教育过程的美好!
一个温暖的周末,我和爸爸带小宝去餐厅吃饭,刚坐下,旁边一桌的客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那是一位奶奶和一个约摸十岁左右的小姑娘,一边吃饭一边小声交流。小姑娘的脸在咀嚼时伴随着抽动,她的嘴巴斜得很厉害。只是几秒钟的功夫,我就明白过来了,这极有可能是一个脑瘫儿,她说话的神态和脑瘫诗人余秀华简直一模一样。但是从她的衣着上来看,这个孩子得到了很好的照顾,皮肤雪白,穿着粉色的裙子、黑色的裤子和一双珍珠色的小皮鞋,应该家境不错。
小姑娘和奶奶说得高兴了开始手舞足蹈:奶奶,我以后长大了就会像公主一样美丽了。这句话的声音有点大,不光是我们,连同周边的几桌客人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因为在外人看来,这个孩子的状态,说这样一句话实在是太不搭配了。
大约是我的表情里包含了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小姑娘和我的目光对上了,她冲我笑着说:阿姨你看,我,我这双鞋可是公主穿的呢!
我微笑着说:这双鞋真漂亮。
孩子奶奶向我点头致谢。
这时后面一桌的小男孩突然来了一句:妈妈,那个姐姐是傻子吗?
气氛瞬间尴尬起来,餐厅里的人都听到了这句话,女孩奶奶可能见怪不怪了,没有说话。小男孩的妈妈正巧吃完了饭,就拉着孩子说:赶快走赶快走!那男孩带着莫名其妙的表情一边回头张望一边离开了餐厅。
许久不说话的小宝这时拉了我一下,悄悄说:妈妈,小姐姐为什么是那个样子啊?
我:这世界上的人就好像树上的苹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红、有的绿,但是这都不影响它们成为苹果啊!小姐姐的样子就是她本来的样子。
小宝好像如释重负一般,走过去说:小姐姐,你几岁了啊?
小姑娘很开心:我十岁了,我喜欢公主的样子。
小宝:你的衣服颜色好像和爱莎公主一样呢!
孩子的奶奶说:谢谢你们啊!我们出去经常被当作怪物,都习惯了,我们孩子变成这样,家里人都很难过,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就尽力让孩子能快乐的生活就好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孩子,脑瘫、自闭等等,他们是一群有缺陷的孩子,就好像被上天打上特殊的印记,拥有了别样的世界和人生轨迹。当健康的孩子看到他们时,大多会感到好奇、诧异,孩子能够体会到他们是不同的,却不知道不同的原因。认识多元的世界是孩子人生重要的一课,告诉我们的孩子,尊重不同的个体,客观看待特殊儿童的缺陷,将使孩子们的价值观体系更为完整。
面对缺陷儿童,孩子的常态反应有哪些?对异常行为的不适感 缺陷儿童常常伴随着行为上的异常,比如动作不稳定,有抽动的状态,或者不能表达意愿,交流方式生硬。如果孩子所在的幼儿园里收纳自闭症儿童或者脑瘫儿童,一开始孩子们是很好奇的,时间长了孩子会有不适感,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某个孩子经常不说话,经常碰到自己,路都走不稳。抗拒感强烈的孩子会在态度上表现出厌恶。
对不同特征的恐惧感 特殊儿童在体征上也有很多和常人不一样的地方,面部肌肉过于紧张,或者是身体上明显的残疾。就像脑瘫儿,即使是正常说话,在外人看来都是非常奇怪的一种状态,孩子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同伴,一定会有恐惧,有时候就会自然流露:他好丑、他是不是傻子?我害怕。
孩子的反应是正常的,即使成人心存同情,在面对的时候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更何况孩子,孩子的抗拒点主要在特殊儿童与自己明显的不同,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内心有恶意的。人生存在共同的世界,学会求同存异也是一种本领,所以关键在于成人的引导。
为什么教孩子认识他人的“缺陷”比同情更有价值?麦勒瑞和纽认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是理解全纳教育的基础,瑞吉欧方法正是这种理论的典型应用。他认为所有孩子都被视为有能力的个体,都对学习共同体做出了贡献。当有缺陷的孩子与没有缺陷的孩子处于同一教育环境时,这个教育情境就为认识”缺陷”提供了机会。
把缺陷当做是特殊儿童本身的特点,就好像有的孩子皮肤白、有的皮肤黑一般,会让孩子有更包容的心灵去接纳未知的世界。接纳和同情是有本质区别的,接纳是平等的心理,而同情更多的是我高你低的视野在看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家长教孩子正确面对特殊儿童的“缺陷”,用同理心感受他们可能面对的问题,不嘲笑、不蔑视。
面对缺陷儿童,家长应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面对?平和的态度是最好的教养
研究表明:儿童从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中学会怎样对待他人。成人提供榜样,儿童模仿他们,积极的示范可以帮助儿童学会适当的行为方式。
当我们有机会近距离面对特殊儿童时,请家长们做出好的示范,平和地看待这些特殊儿童,不要用夸张的表情,激烈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惊讶,更不能把特殊儿童当做教育自己孩子的反面案例。我曾看到有的家长看到脑瘫儿之后,小声对自己孩子说:那是个傻子,你可别和他玩,你要和他玩就变得和他一样傻了。家长的本意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不得不说削弱了自己的教养层次。我们不需要惊讶,不需要恐惧,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稳定的态度,向孩子展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只是另外一种孩子而已。
善意的交流是温暖的尊重
家长们都希望培养出一个温暖的孩子,温暖的孩子都是能够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的孩子,也就是具有同理心。面对特殊儿童,在确认的前提下,不妨鼓励孩子去进行一个短暂的交流,可能这种交流是没有反馈的,但是对方和他的家长一定感受到你们满满的善意。
这是把特殊儿童当做独立个体的一种尊重,是比同情更让人暖心的举动。一个孩子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尊重一个有缺陷的孩子,他也一定是一个爱爸爸爱妈妈的暖心萌娃。
友好的接纳的最美的童心
现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都有接纳特殊儿童的情况。比如我所在的幼儿园,二十年来轻度自闭症等特殊儿童也有五六个,到正常的环境中进行教育融合对这些孩子是有好处的,作为这些孩子的同学们,我们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友好地接纳他们,不仅仅是没有恶意,更是用开放的心态来接纳他们,给他们温暖。
记得以前幼儿园里有个自闭症儿童,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和谁也不说话,有一天,他想拿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被另外一个孩子拿走了。这个小孩不懂表达,要从拿书的孩子手里抢,拿书的孩子说:这是我先拿到的。那个自闭症小孩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这个小孩主动把书给了那个自闭症小孩,我问他为什么,孩子说:他就是喜欢这本书,但是他不能像我一样说出来,我觉得他一定很难受,我就先给他看吧,过一会儿我再看是一样的。我为这个孩子自豪,这绝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接纳和对他人的理解!
给家长的几点温馨提示我们对孩子开展认识“缺陷”的教育,主要是为了完善孩子的认知世界,因此我也建议家长关注以下几点:
面对有攻击性行为的缺陷儿童,教孩子自我保护。
有一些特殊儿童是有强烈的攻击性的,这些孩子不可能被幼儿园或者学校接纳,在正常的群体中进行融合,因此我们要有个判断,看到这样的孩子时,要明确告诉孩子远离,因为这些孩子的交流方式就是暴力攻击,不适合进行游戏或者交流。
主动带孩子参与特殊儿童关爱活动,学会珍惜幸福。
现在有许多特殊儿童教育机构,也经常举办一些群体性的活动,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参与和接触,了解特殊儿童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日常,这既是对特殊儿童群体的一种认知,也是对孩子自己的一种教育。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很多事情做起来可能都非常困难,而对于正常孩子,这都是很简单的事情,这也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要珍惜眼前幸福,感谢父母的付出。
结语:世界那么大,每个人都有不同,长相的、性格的、喜好的、技能的......,特殊儿童的不同只是更强烈一些而已,让我们教孩子看到彼此的不同,也尊重彼此的不同,因为我们原本就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的不同个体,我们都有生存的权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