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朋友雯雯跟兜妈说了件又尴尬又好玩的事情。
雯雯家的儿子才三岁多一点,最近在上暑托班。
那天,雯雯去接儿子,没想到临走时,儿子大声对老师说了一句:“臭粑粑老师再见!”
雯雯赶紧说了儿子一句,结果孩子又来了一句:“臭屁老师再见!”说完儿子哈哈大笑起来,带动周围的小朋友也一起笑,还跟着一起叫“臭屁老师”。
暑托班的老师没怎么在意,雯雯却感觉自己出丑了。
谈起这个问题,其实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一个“满嘴屎尿屁”的阶段,生活中,兜妈也听过不少家长朋友的吐槽:
孩子拉完粑粑还非要我去看,说这个心形的粑粑是给我的礼物;
孩子在电梯里闻到气味,就大声嚷嚷:谁放的屁,好臭哇!
还有在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嘴里蹦出一句:你个臭狗屎!
为什么孩子爱说“屎尿屁”?
估计遇到孩子的这种情况,家长都会有些头疼,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之前兜妈提到过,孩子会经历一段“肛欲期”,开始对自己的排泄物产生兴趣,做出一些行为,比如观察自己的粑粑,让爸妈闻闻自己屁的味道……
同时,因为“污言秽语敏感期”的到来,孩子就特别喜欢说“屎尿屁”这样的脏话,家长越是阻止,孩子就越爱说。
其实在说这些话的背后,是孩子发现语言能给他们带来力量感,并十分享受它。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儿童游戏治疗师的劳伦斯.科恩博士提出,小孩子特别爱说脏话,包括“屎尿屁”、骂人的话等。
因为这些话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有“力量”来支配自己的言行,甚至能用这些话来支配别人的反应。
在说某些话时,孩子会发现周围的大人会有一些强烈的反应,比如大吃一惊、大笑,或者马上变得严肃,要制止他。
大人的这些行为,都让孩子觉得有意思,自己有一种力量感。
特别是说“屎尿屁”这样的脏话时,别人的反应最强烈,所以孩子就特别爱说这样的话。
另外,“屎尿屁”还是孩子之间的一种“社交工具”呢。
在大人眼里,这些话语是禁止,不该拿到明面上来说,可一旦到了孩子之间,这就变成了一种识别“友军”的暗号:
要是你也说“屎尿屁”,那你就和我一样“幽默”了。
之前兜妈在小区里散步的时候就见过,一群小孩子围在一起时,一人一句“臭屁!放屁!”笑得乐不可支,一下子就找到了共同的语言。
家长要干涉这种情况吗?
虽然孩子爱说“屎尿屁”是成长中的一个阶段,但大多数家长都觉得这样有点不雅,那么需要特地去干涉吗?
其实这里要分成两种情况来看。
1. 只是为了好玩
在孩子眼里,“屎尿屁”并不是什么坏东西,需要特别去回避,他们爱说这些话,其实只是为了好玩。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切忌劈头盖脸一顿批评。
家长强硬的制止,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们会发现这些话的“力量”特别强,故意多说几句,来获得更多的关注。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家长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处理,不用特别对这些词进行回应。
孩子就会发现这些词和普通词一样,没什么特别的,渐渐地就不说了,这个“污言秽语敏感期”也会过去。
如果孩子已经发现“屎尿屁”的好玩之处,那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专门设置一个“脏话时间”,让孩子一次说个够。
要是孩子在公共场合说这些“屎尿屁”的脏话,恐怕会被人指责没教养。
不如关起门来,给孩子一个“脏话时间”,让他一次性说个够。当然也要和孩子约好,除了这个时间,就不能说脏话了,否则要受到惩罚。
2. 为了宣泄情绪
在某些情况下,孩子说“屎尿屁”是带有攻击性的,其实他是在用这样的方法去宣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需要。
对于家长来说,弄清楚孩子的情绪和需求是第一位的。
比如孩子在对小伙伴说“你就是臭狗屎!”可能是因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点矛盾,又不知道如何处理,表达自己的愤怒,这就需要父母去引导了。
之前,朋友带小女儿来兜妈家做客,兜妈就拿出了小小兜珍爱的巧克力招待人家。
一看到自己的零食被分走了,小小兜不开心了,说“她的巧克力是粑粑做的!真恶心!”
兜妈知道小小兜舍不得,就先符合他:“是呀,颜色确实有点像,不过巧克力的颜色有很多对吗?”
小小兜的注意力马上就转移了:“还有白色呢!”
“对呀,要不要和妹妹一起看动画片呀,里面有好多巧克力呢。”
就这样,小小兜就屁颠屁颠地去看和带着妹妹去玩了。
孩子其实很单纯,满嘴“屎尿屁”也并不可怕,家长要是反应过度才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只有妥善应对,孩子就能顺利走过这个阶段,获得一定的成长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