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十分妈妈
自从看过《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女儿就动了自己出门玩的念头。好几次她告诉我,想自己下楼玩,每次我都很难决定。
不同于我们小时候,在乡村长大,可以到处溜达,肆意疯玩,还有村里叔叔婶婶庇护。
现在的城市,不确定因素太多,不安全事故太多。想到女儿单独下楼,脑海里会立马浮现出各种可能,实在没办法放她出去玩。
小区里倒经常看到,有小朋友自己在楼下玩。
上次带女儿在楼下散步,遇到和她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和一群哥哥在玩球,满头大汗的特别开心。中途看他接到妈妈的电话,催他回家洗澡。
看他娴熟的回家,我不禁佩服他妈妈的勇气,也反思起自己的焦虑——我的担忧会不会让女儿,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不信任的想法,认为处处都有危险?
脑海一翻挣扎后,我想试着迈出艰难的第一步:让她自己下楼玩。
看得出女儿期待里夹杂了一丝害怕,独自走到电梯旁,还回头向我们招了招手。可电梯开门那一刻,她犹豫了。
放下手里的小背包,我拥抱了她并说了一句:“等你觉得可以了的时候再去吧。”
这句话说给女儿,也说给我自己,和她一样,我还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让他独自下去玩,我们都需要些时间。
为人父母后,我们内心都住进了一个叫“害怕”的怪物。
这几年互联网发达,各种负面信息铺天盖地,拐卖儿童、性侵、意外等等。每看一次这样的新闻,内心的害怕就越发加重,恨不得用绳索把孩子拴在裤腰,才心安。
可又有的时候,觉得这样的害怕让我们心慌慌,迫于教孩子如何如何保护自己,以至于让孩子的内心也住进了“害怕怪物”。
认识的一位儿童心理朋友,就有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个妈妈担心孩子遇到性侵,就给孩子上教育课。她告诉孩子,哪些地方千万不能给别人看,但并没有说的太明白。那孩子听了妈妈的话不久后,就遇到了社交麻烦。只要有小朋友看她,她就打。这个行为影响到了孩子的正常社交,没人敢再靠近她,旁人也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她。
幸好这妈妈有意识,找了人帮忙疏导,孩子渐渐恢复了正常社交。如果她把孩子的行为归结为“爱打人”,一味地训斥她,估计那孩子的心结只会越来越复杂。
每次想到这个案例,都心有戚戚,也给我提了一个醒:焦虑中,更要保持冷静,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再去引导孩子。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一书中,作家薇妮斯蒂说:
“这世界就像一个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这样做,所以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不焦虑的妈妈。”
事实上,妈妈的焦虑远不止于此。相比外在的可以看得见,比得了的物质焦虑,那些看不见,无法比的焦虑才是最饶人心的。
比如孩子的死亡教育、性教育、行为问题引导等等。明知道孩子需要这方面的教育,需要我们的帮助引导,却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教。那种焦虑最饶人心。
这两年我一直坚持在学习,分享自己的育儿理念,有不少人称我为老师。坦白说,这个称呼严重了。
在育儿路上,能被称之为老师的人应该都是大师级别的,如阿德勒、弗洛伊德、蒙特梭利等。
我是个普通妈妈,学习只有一个目的,希望通过学习,了解女儿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能在她成长的路上给她理解、支持和帮助。而这个过程也能让我自己处于不那么焦虑的状态。
所以每每遇到有人来求助,我都会苦口婆心地给他们推荐育儿书,心理学类的书。
身处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一切知识的输入都是片段的,不成系统的,只有自己一点点学习、了解、消化,形成自己的育儿观,才能应对得了养育孩子路上的焦虑。
学习育儿,不一定把孩子养得很优秀,但一定能缓解养育孩子的焦虑和无助。
关于育儿,我学习的顺序更偏向于先看心理学类的书籍,如发展心理学、个体心理学,弄清楚了孩子的一些基本心理和发展规律,再看方法类的工具书。
心理学类的书籍推荐看《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挑战:孩子》;方法类工具书推荐看《正面管教》、《父母的语言》、《父母效能训练》等等。
很多人觉得只看方法类的书就好,心理学专业类的书籍不需要。
其实不然。
用冰山理论来说,只看方法类工具书,永远只能看到可见的冰山尖尖角,而掩埋在冰山下面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的,才是真正的冰山。读心理学类的书,实际是潜入冰山下去找问题原因和答案。
养育孩子的焦虑,不是一时半会,所以需要我们建立自己的方法库。毕竟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你只能通过学习,找到适合你孩子的。
如果你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焦虑了,不如试试去读书吧。
- 作者介绍 -
窈小窈,十分妈妈主笔,心理咨询师,4岁女孩的妈妈。养育孩子,更是修行自己,希望能在我的文字里,找到你,找到我自己。注:本文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网络
本文转自公众号:十分妈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