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他小我就得让着他?
估计每一个二孩家庭的父母都听大宝说过这句话。你们怎么向孩子解释的呢?
我家俩宝,姐姐十岁,弟弟三岁。一次两个人为了一件玩具争执起来,哇哇大叫,我被吵得脑仁疼,随口对大宝说,他还小呢,你让着他点。
大宝很委屈,凭什么他小我就得让着他,你就是偏心眼!我想劝慰她,却不知道说什么。是啊,年龄小就占理吗?全世界都应该迁就他吗?
一句无意的话,对于孩子却意味着爱的偏失。
父母偏心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有多大记得十几年前,有一档很火的谈话节目,叫做“超级访问”。主持人是李静和戴军。
有一期节目,主人公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她有一个十岁的弟弟,妈妈严重偏心。不管什么事情,妈妈都只想着弟弟,她总是被忽略。
有一天下大雨,同学们都有家长来接,她多希望妈妈也能来接她啊。等了十几分钟,她确定妈妈不会来,一人冒着大雨,跋涉了近一个小时才回到家。
回家后却发现妈妈去接了弟弟,给弟弟洗了澡,并且两个人已经开始吃饭了。
妈妈没有问她怎么回的家,也不关心她冷不冷,会不会生病,全身心都在弟弟身上。
女孩心里万分凄凉,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女孩妈妈的解释是,弟弟从小体弱多病,所以给予他更多的照顾,忽略了女孩的感受,她并不是不爱女孩。
谈话进行到这里,主持人戴军提到了自己的家庭。他和女孩的情况相似,他哥哥身体不好,妈妈的关注点永远都在哥哥身上,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妈妈的关爱。
戴军十几岁离开家,拎着一条蛇皮袋去闯社会,受尽了苦楚,妈妈几乎没有问过他过得怎么样。
说到这,戴军哽咽到不能出声,他选择了退场回避。
我是独生子女,十几年前还没结婚,这个话题离我很远,但直到今天我记忆犹新。
一是妈妈对女孩的态度刷新了我的认知。二是戴军作为一个控场能力超强的主持人,竟然在节目上哭到不能自已。
男儿有泪不轻弹,是怎样的经历让他时隔多年仍然痛彻心扉,即使有了自己的生活,事业成功,依然难以忘却。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父母偏心、多子女相处成为了社会性话题。知乎上关于父母偏心造成孩子情感伤害的案例不胜枚举。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爱与伤害,像烙印,难以磨灭。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偏心,只是一时的做法有失偏颇。孩子是敏感和脆弱的,相同的父母不同的待遇,必然会对幼小的心灵产生影响。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觉得同等被重视和被爱呢?1.讲原则。
首先要做到物品公平分配。
我家小宝总是不好好吃饭,成了一家人头疼的大问题。
一天,姥姥炒了菜花和角,孩子们都喜欢吃菜花,在菜剩下不多的时候,我对大宝说,少吃一点菜花,给弟弟留一点。
大宝瞬间泪盈于睫。我安慰她,弟弟不爱吃豆角。她说,我也不爱吃。
在我们潜意识中,大的就应该让着小的,可是这有什么根据呢?姐姐不过大几岁,她也是孩子啊。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对于我们只是一盘菜的问题,在他看来就是父母的关爱。孩子的世界很单纯,诉求很简单,连吃、喝、玩这些基本的权益都要拱手让人,他们还能希冀什么。
要做到有错必罚。
孩子在一起难免会闹小矛盾,今天你打了我,明天我打了你,大呼小叫,不厌其烦,最后,一定会有人来找家长来评理。
我们上班、做家务,已经很累了,再处理这样的事往往会失去耐心。如果只想着尽快平息矛盾,获得耳根清净,一定会引起孩子的不满。
此时,孩子视我们为法官,期待公平的裁判,我们不能为了安抚情绪激烈的孩子而混淆黑白,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
一定要问清事情原委,给出公平答案,并讲解其中的道理,让孩子知道,谁错了,为什么错。
2.勤沟通。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视角,但表达能力还不成熟。孩子情绪激烈,我们却搞不清楚原因,只能粗暴的平息。
记得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记录的一个案例。
女儿圆圆有一个红色的脸盆,忽然有一天,她一用这个脸盆就会哭闹。尹老师经过细心观察和沟通才发现,原来他们看的一部电视剧中,不被爱的小女孩就用了这样的红色脸盆。圆圆觉得,用这样脸盆的孩子都不被爱。
如果尹老师没有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一味粗暴的指责、批评孩子,甚至强迫她用这个脸盆,那么,对一个认为自己不被爱的孩子,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我们真的应该慢下来,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沟通的好处还在于可以产生共鸣,达到潜移默化教育孩子的效果。
有一次,大宝想要到外面吃饭,我告诉她,弟弟刚生过病,最好不去有空调的场所,拒绝了她的要求。
大宝愤愤不平,因为弟弟怕吹空调,我就不能出去吃饭吗?
我对她讲,因为你天天要上学,我们的出游计划都定在假期,否则选择四月或九月出游,气候好,人少,还便宜,不是更好的选择?
大宝仔细想了想,认同了我的说法,对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包容和迁就有了些理解,没有再为这个问题发生过争执。
孩子都是善良的、聪明的,我们站在平等的角度与他们沟通,他们会慢慢懂得一些道理,心理上有了认同,纠纷更少,家庭关系会更和谐。
3.情感的补偿。
虽然我们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但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并且,以孩子的认知水平,很多时候不能正确理解大人的初衷,总觉得自己被亏待。
这个时候,我们要找专门的时间对亏欠的孩子进行情感补偿,让他们知道,我们很爱他,只是精力有限,做的不到位。
每过一段时间,我会把小宝托付给姥姥,与大宝单独行动,满足她没有实现的愿望。
其实孩子的愿望很简单,可能是一顿必胜客,可能是图书馆的阅读时光,也可能是去一次儿童乐园,重要的是有妈妈的陪伴。
和大人一样,他们在意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反复被拒绝,尤其是因为另外一个孩子被拒绝。
给自己和孩子一个不受打扰的独处机会,让孩子得到情感补偿,我们也会得到心理上的宽慰,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孩子的性格千差万别,唯有爱和尊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只要我们尊重孩子的人格,给予爱和关怀,就能够找到与孩子的相处之道,让他们收获快乐健康的童年和珍贵的手足之情。
与妈妈们共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