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童心理形成,一直有一个争议点:个性是可以改变的吗?一个孩子内向、外向、自负、自卑,是由基因决定还是环境影响,抑或两者都有?
01、恐惧形成实验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曾经做过一个"恐惧形成实验"。
9个月大的小阿尔伯特在实验初期接受了一系列基础情感测试,短暂地接触以下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头发和无头发的面具、棉絮、焚烧的报纸等。
华生发现,在这个阶段,小阿尔伯特对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惧。
当小阿尔伯特11个月大时,华生和他的同事开始把孩子放在房间中间桌上的床垫上,允许他玩弄小白鼠,但每次接触它,他们就在小阿尔伯特身后用铁锤敲击悬挂的铁棒,制造出响亮的声音。
毫不奇怪,在这情况下,小阿尔伯特听到巨大声响后大哭起来,并表现出恐惧。在6次连续实验后,小阿尔伯特光是见到白鼠就会引起害怕和防御的行为,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哭着转身背向白鼠,试图离开。
在小阿尔伯特1岁又21天时,华生进行了一系列泛化测验,在小阿尔伯特面前展示毛茸茸的狗、海豹皮大衣,甚至有白色棉花胡须的圣诞老人面具。
在每一种情况下,小阿尔伯特都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情绪反应。
华生的这一研究备受外界指责,虽然事后研究人员想过很多办法来消除给小阿尔伯特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只是让强度有所减弱,它带来的内心恐惧伴随了小阿尔伯特的一生。
尽管遭到非议,但这个实验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被引用于证明各种条件反射的案例上。
在教育学中,它也经常被引用于模拟现实生活中家长与孩子相处:父母与孩子的一次次交流互动,可能就是在让孩子认识恐惧的事物。
02、自卑,恐惧衍生出的怪物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
小时候,孩子爬爬碰碰都还没到桌子椅子角,爸爸妈妈就立马把孩子抱起来,告诉孩子以后不能乱动乱跑;
长大一些,孩子有了表达的欲望,家长在人前大声呵斥:“小孩子别插嘴!”;
到了换牙期,孩子牙齿还没发育好长得不整齐,妈妈连忙提醒:“不要咧着嘴笑,太难看了!”……
长期无意识训练下,养成孩子自卑、胆小、什么都不敢尝试的性格——这与家长有脱不开的关系。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提出一个词,叫自卑情结:它更像是一个让人难以逃脱的恶性循环,最终使一个人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严重的有抑郁、自杀的倾向。
孩子自卑的原因,可能是生长发育的速度落后或领先于同龄人,成为同伴中的“异类”,也有可能是出生于贫困的家庭等等,但是在当下,让孩子产生原生自卑的往往来源于不当的家庭教育。
尤其是那些特别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的家长:
你看,你同学比你写的字好看多了。
你看,你才考七十分,你妹妹比你还小,考了八十分。
你看,这个哥哥都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了,人家多懂事,不像你喊一下动一下。
你看,你应该向人家多学习……
家长们振振有辞:不跟别人的优点比较,难道跟别人的缺点比吗?
他们忽略的是,自己孩子的优点却从未被提起过。
03、如何让孩子远离自卑?孩子已经形成了自卑的性格,还能扭转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就说过,10岁以前,还有机会;青春期到了,孩子的性格基本已经定型了。
帮助孩子摆脱"自卑",家长可以这样做:
1、帮助孩子认可自己
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认同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尤其是在外表方面,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就像虽然眼睛不算大,但是目光炯炯有神——从而认识到自己独特的魅力。
2、适时赞美孩子
在孩子取得优异成绩时要赞美孩子;在跨过困难挫折的时候要鼓励孩子;甚至在当孩子做对一件事、说对一句话时都能给予些适当的赞美,有助于孩子增强自信心。
3、拒绝和他人比较
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就要拒绝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家长首先要学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孩子的长处,扬长避短,开启孩子自尊自信的美好人生。
4、尊重孩子的意见
在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学会认真倾听,若是合理的选择可给予一定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实践学习,而不是一味的去反对孩子的决定。尊重孩子意见的同时,孩子也会认为父母在尊重他本身。
5、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
孩子天性好奇,家长要学会认真倾听孩子的问题,对孩子的问题进行认真解答,尽量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对不能解答的问题也实事求是,告诉孩子这个问题父母也不懂,帮助孩子、陪伴孩子去探寻答案。
6、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长处,学会让孩子努力发扬自己的优势,从擅长的地方发扬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术业有专攻,当得到一定的表扬时,就能同时激励孩子更进一步的信心。
7、教育孩子正视挫折
教会孩子正确认识挫折,人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不同的艰难困苦,让孩子对待困难时不畏惧、不退缩,勇于正视挫折,着手解决困难,脚踏实地,一步步化解困难,培养孩子的信心与能力。
处于幼年的孩子正是需要正确引导的时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教他们认识到独一无二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摆脱"自卑"。
开启自信的大门,才能开启光明的人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