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带孩子到小区游乐场或者公园里,看到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开心,孩子也想加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候,很多父母会给孩子出主意说:你去对他们说“你们好,我叫天天,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
我们这些年观察发现,如果对方只是一个孩子,并且他也正想找人玩,那么鼓励我们的孩子主动去接近,主动提出“我们一起玩吧”,这样的方式很多时候还是有效的。
但是,假如对方是两个以上的孩子,或者说是一个小群体,那么对一个群体的孩子说“我可以跟你们一起玩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经常发生的是,对方孩子要么没反应,要么口头敷衍说“可以”,但是行动上不会有任何接受新成员的表示。
为什么说“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的效果往往不好呢?
儿童心理学家,资深青少年咨询师迈克尔·汤普森博士在他的书中解释说:
孩子的核心社交技能与成人不同
在为孩子提供社交技能的帮助时,一定要记住:童年期的核心技能与成人的技能并不完全一样。
例如,孩子们很少向对方介绍自己,他们直接就开始一起玩了。他们或许会问另一个孩子的名字,但不会想到要说出自己的名字。
良好的同龄社交技能并不包括说“请”以及“谢谢”,很多父母把有礼貌和良好的社交技能弄混了。
有时候,父母们怀抱着良好的心愿,告诉孩子应该直接走到其他孩子身旁,询问“我能一起玩吗?”但我总是教孩子们不要这么说,因为这相当于明确地给了对方一个拒绝的机会。这种拒绝并非出于恶意,只是因为那些孩子自己也缺乏社交技巧。
——摘自《妈妈他们欺负我——帮孩子解决社交难题》(购买图书戳)
妈妈他们欺负我:帮孩子解决社交难题 ¥30.4 购买那么,该怎么做呢?
我们在以往课程中讲过男孩小A的案例。
几个女孩在沙坑搭沙堡,小A也想一起玩。小A属于比较好动的小男生,平时有一些行为会招惹其他孩子的不满,因此几个女孩对他爱带搭不理的。小A转了两圈都没人理他,干脆直接上手“我来教你们怎么堆沙子!”
故事再往下发展,通常是——生气的小A开始捣乱,女孩们更加烦他,双方争执起来,大家不欢而散。
不过,正巧女孩们中有人提议:要用水和沙子就更好搭。大家就开始到处找水。借这个机会,旁边的大人买了两瓶水,让小A给女孩们送过去。
女孩们一看,都兴奋得欢呼:“小A,往这儿倒一点,再到一点,还有这儿。”就这样,小A 顺利地加入了群体,可以和大家一起玩了。
汤普森博士在他的书中也有类似的举例:
课间休息时,男孩大卫想加入旁边两个正在一起搭积木的孩子的游戏。
他的做法是:先在旁边看了一会,然后说:“好酷啊,这是什么?”其中一个孩子解释说,这是一个停车场。大卫说:“那我去拿一些小汽车来,”随后就向玩具架跑去。他捧来好几辆玩具小车过来,问那两个孩子应该把哪辆车停进这个停车场。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停车的问题来,大卫也就自然地参与进去了。
在以往的课程中,李岩老师在谈论儿童社交能力时分析说:
“我如果想加入一个群体,那么我需要表现出我具备2个条件:
第一,我能服从群体的既有规则和秩序,
第二,我能为群体做出贡献。
任何一个群体,即便是临时组成的(比如游乐场上临时组成的孩子群),也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正在运行的小社会环境。
接受新成员是要付出某种程度的代价的,要打破现有的平衡,调整现有的资源分配。如果新成员不能做出贡献、不能带来新的利益,那么群体凭什么要接受新成员呢?
而假如新成员还有可能破坏现有秩序,就像前面案例中小A对女孩们指手画脚那样,那就更不能容忍了。
道理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没人会直接问新成员“你能不能遵守秩序呀?你能做什么贡献呢”。
没人直接问,大家只会在暗中观察,而且对于孩子,这种观察大多数时候都不是有意识进行的,都是在下意识中进行的。因此,新成员必须通过某些行动,主动表现出来自己符合加入的条件。
也就是说,我们帮助孩子加入群体时,应该不只是鼓励他去接近小朋友,而是还要给予更具体的技巧上的帮助。
比如——
对方孩子在玩过家家,那他们在需要什么东西吗,我们可以帮助找到这些东西吗?
对方孩子在踢球,那在球被踢飞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去帮助捡球吗?
对方孩子在地上画画,我们可以先帮他们递粉笔吗?
对方孩子在追跑打闹,一个孩子摔倒了,我们可以过去把他扶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吗?
总之,观察发现对方的需要,用行动提供帮助、做出贡献,是被对方接受的重要因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