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还是采取老一辈传统而又粗暴的方法,孩子也常常出现今天记住明天又忘记的情况,其实这个原因就是记忆不牢固。
在人脑的记忆过程中,当信息与自己相关时,能够引起人更大的兴趣,记得也更扎实。父母要教孩子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需要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孩子也许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掌握大量信息,也可以通过大量重复练习形成某种技能,但是这样形成的知识和技能,却不一定扎实。 因为如果没有和自己有切身关系的话,知识就不太容易引起我们的重视,很难形成扎实的记忆。
因此,父母要想使孩子学会某种技能,就要尽量让他们把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孩子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记得更扎实。下面戴老师将从以下四个案例说明这点。
案例一:
一位父亲喜欢收藏,通过自己的经验,他认为收藏家有三个特点:一是知识渊博,并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二是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很有条理;三是能从收藏活动中获得许多乐趣。
为了培养女儿有条理地做事的习惯,他有意识地诱导女儿对收藏的兴趣,鼓励她收藏自己喜欢的画片。他教女儿有关分类收藏的知识和方法,把各种题材和样式的画片,分门别类装在不同的信封里,并注明编号、写清目录。
后来女儿说,自己从收藏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乐趣,还学会了有条理地做事。从此她总是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有条不紊,比如,书包里的东西放得整整齐齐,不需要像过去那样翻个底儿掉才能找到东西。
这个女孩儿之所以养成了有条理的习惯,是因为她是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自然养成的。就是因为觉得和自己密切相关,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一项知识或技能。
案例二:
在对语文的学习中,也可以应用这个原理。要想使孩子真正理解课本中的文章,与作者及文中人物产生“共鸣”,父母可以在文本世界和孩子的生活世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比如,《风筝》是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为了让孩子对放风筝有直观体验,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放风筝。通过自己动手放风筝,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文字和理论上了。 还能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案例三:
学习数学也是如此。数学是抽象的科目,对很多孩子来说比较枯燥。但是父母要让孩子感到,数学有非常实际的用处。比如,让孩子去商店买各种商品,让他算需要多少钱。这会让孩子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起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父母还可以在购买家具或搬动家具的时候,让孩子拿尺子进行丈量,以学会度量。有时候一点小投入能换来大惊喜。
案例四:
自我参照效应,也非常适用于英语的学习。众所周知,我国的英语教育一直是强调应试的“证书教育”,造成了大量“哑巴英语”、“无用英语”。而现在很多人已意识到英语学习应从“应试英语”向“应用英语”转变——因为后者与学习者切身相关,可以加强学习效果。
在过往的教育案例中有这样一个孩子叫王珂,他迷上了电子游戏。母亲不但没有阻止他,还给他买了游戏软件。可是安装游戏的时候,王珂发现整个游戏是英文版本的,可是他刚学英文,几乎看不懂。妈妈说:“这套游戏你玩不了,不懂英文你是无法过关的。”王珂说:“那我现在就学英语,我肯定能打通关。”
然后王珂突然变得对英语热情起来,专门买了一本英语词典。 经过认真学习,一个月后,王珂就可以玩英语版的“红色警报”了。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他还掌握了DOS、Windows等操作程序,也开始尝试编些小程序。他的兴趣由电子游戏转到了编程上面。后来王珂开发的“安装程序开发工具”软件,还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最终凭着“一技之长”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
王珂学习英语和编程的动力,正是来自于和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情——玩游戏。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知识,恐怕效果还不一定有这样理想。
把英语变成可以应用的英语,还有很多办法。比如在家具上贴上英文名称,以促使孩子把英语单词和生活联系起来。父母也可以和孩子进行英语对话,或者鼓励孩子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的报刊、杂志等。
写在最后
人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者事情时,更不容易忽视或遗忘。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
有一个试验证明了这个效应,试验者让被试者看一则照相机的图片广告,然后分别问他们三个问题,“这张图片有没有红色”,“这是什么”,“你用过这种产品吗”。过后,让被试者回忆照相机的牌子。 结果被问过第三个问题的人回忆得最好。这是因为第三个问题与我们自身有直接的联系。
关注戴老师头条号,让家庭教育变得简单有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