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皆有爱,母亲的爱是蕴藏在万千生灵生命基因深处,最坚不可摧的力量。
在丽都耳部整形小耳畸形义诊活动里见过形形色色的小耳母亲,大抵可以将小耳母亲的群体画像分为三种:
觉得孩子的耳朵不是什么大事,乐观对待;
整天以泪洗面,自责不已,认为是自己的失责造成孩子如今的模样;
积极寻找治疗方式,成为半个医生,想给孩子一个新生的机会。
这其中您是哪一种呢?
无论你是哪种母亲,你的爱都是伟大的,是世上最伟大的情感和最强大的本能,为孩子遮风避雨,拂去伤痛。
(一)
玲玲是我见过最坚强最乐观的小耳母亲了,这得益于她的丈夫和公婆的态度以及安慰。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看见耳朵真的是眼前一黑,只觉眼前天旋地转,后来还是她的丈夫和公公婆婆开解了她。
“不管孩子什么样,他都是我们的孩子,耳朵只是让他变得独一无二罢了,这也是我们最珍贵最独特的礼物。”
“我希望我的态度能感染我的孩子,不是都说父母什么样儿孩子就会照着学吗。我和家里人都想让孩子明白,不管他的耳朵好不好,健不健康,都是家里的小宝贝,我们都爱他”
在被问及,有没有带孩子去看医生时,玲玲说孩子1岁的时候,去看了很多医生,但是医生说最早都要有6岁才能做手术。至此,她就放下了心,“至少还能修复不是吗,比起那些无法治愈的病症,我觉得已经好太多了,我和我的孩子都很幸运。”
孩子出生的前两年,玲玲做了一个全职妈妈,教养孩子,各种学习,因为孩子的耳朵,开始关注与孩子的交流与孩子的心理成长,也经常分享孩子的成长过程,她觉得,只有自己成长了,孩子才能成长。
(二)
宋算是典型的第二种母亲了,孩子刚满1岁,她依旧是挥之不去的焦虑,埋怨自己,怀疑自己,怀疑家人。
“我恨不得把我自己的耳朵给孩子”
还在做月子时候的宋就一直情绪很低落,她自己也意识到这样不行,每次很拼命的控制自己,但是一看见孩子的耳朵内心绷紧的情绪就会溃散,还是会流泪,开始自责,开始担忧孩子这一辈子该怎么办。
家人也曾建议她出去散散心,但是一出门就会开始观察那些孩子的正常耳朵,然后想起自己的孩子,散心计划也失败。
“带孩子去看耳朵的时候,认识了很多跟我一样的孩子家长,跟他们一起交流,渐渐的我才好了很多。”
渐渐恢复的宋开始带着孩子出去游玩,对于一些好奇的目光也勇敢了许多,我的孩子人生才开始,我再自怨自艾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好好寻求解决的办法。
(三)
第三位母亲洋洋妈,是在华夏复聪基金会的小耳畸形义诊活动里认识的,孩子今年4岁了,4年来,国内各个做手术的医生都带着孩子去看过了,也去参加了很多的义诊活动,国外的比如美国和韩国的医生都有一定的了解。
洋洋妈在带着洋洋四处问诊的间隙,也自学了很多关于小耳畸形和耳再造方面的知识,妈妈们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她笑言“我这是久病成医,哪里是什么半个医生,我还想我是个耳再造医生,我自己给我孩子做。”
“目前还没有决定好要在哪里做,洋洋还有几年才能做手术,我也想再看看。耳朵是我们给他的缺憾,所以我想尽量把这个缺憾弥补的完美一点。”
后记:
每一个小耳孩子的背后都有母亲的爱与付出,母亲,明亮而不刺眼;母爱,柔软却有力量。
有一个正常的耳朵,是很多小耳畸形患者以及患者家长的期待,也是他们的梦想,华夏复聪专项基金为小耳畸形患者实现耳再造的愿望一直在努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