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孩子,都会撒谎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搜索“瑞丁老爸启蒙学院”,一站解决家长的教育困惑。让孩子拥有最有价值的童年!

1

在网上看到一个孩子撒谎被抓包的视频,相信有孩子的爸爸妈妈都会会心一笑。

妈妈追问下,孩子有些犹豫:

再次否认,但是有些不太敢看妈妈了

妈妈忍不住揭穿谜底:

但是依然抵死不认:

这样的场景,大部分妈妈都应该不会陌生。

前两天孩子妈正要送孩子去培训班学跳舞。可孩子突然说自己肚子疼,难受得不得了。

孩子刚得了一次严重的肠胃感冒,孩子妈以为又感染了,手忙脚乱地要把孩子送医院。

可一听说要去医院,小家伙又突然说肚子不疼了。

细问之下,孩子才承认自己是为了不去上课撒了谎。

当然,一些小打小闹的谎言就更加不胜枚举了。

很多爸爸妈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大概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小家伙不知道从哪里就突然学会了撒谎的本事。

有些谎言可以被我们一眼看穿,而有一些则是事后回想起来才发现不对劲儿的。

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特别沮丧。总以为孩子是纯洁的小天使,可么想到小小年纪就学坏了。

不过如果我们看看下面这组数据,就会心安理得多了:

1989年新泽西医科大学的一次经典研究中,研究者把一些3岁左右的孩子单独带进房间坐下(房间安装了摄像头)。

研究者告诉孩子,桌上有一个“惊喜玩具”,要求他们不可以偷看玩具。然后研究者离开了房间。

每当发现孩子偷看(绝大多数孩子都这样做了),他们会回到房间,问孩子有没有偷看。

结果,几乎所有孩子撒了谎,说他们没有偷看。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李康教授已经就孩子撒谎的现象研究了20年,李康团队研究发现,2岁孩子中,就有30%会撒谎,到了3岁,撒谎率达到50%,4岁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撒谎了。

也就是说,撒谎并不是我们的孩子“变坏了”,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普遍具有的现象。

正常的孩子,都会撒谎。

2

根据李康教授的研究,孩子撒谎还未必是坏事。

研究团队发现,孩子撒谎需一定的心智必要条件的:

他们要知道有些事情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而爸爸妈妈是不知道的。

记得小家伙小时候很喜欢吃小熊饼干。爷爷奶奶在家里的时候,如果小家伙饿了,却还没到饭点,老家人就会给孩子吃块饼干。

后来,小家伙发现“饿了”这件事只有他自己知道,就算撒谎,爷爷奶奶也是不会发现的。

所以只要想吃饼干了,不管饿不饿,她都会说“我饿了”。

以至于有一段时间,只要爷爷奶奶来,孩子就特别容易饿肚子。

这样的撒谎小技巧孩子学的可特别快,生活中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例子:

妈妈,我走不动了,抱抱我吧……

妈妈,我难受,不能上学了……

妈妈,我吃饱了,不想吃胡萝卜了……

而有些孩子成功骗过大人以后,能够萌生出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欺骗大人的游戏中来。

这些看似令人生厌的现象背后,其实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

他已经开始能够辨认一些抽象的信息,领悟到什么是“我知道而你不知道”。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员们发现:

成功的撒谎行为要求孩子具有一定的执行能力。

这是一种复杂的技能集合,包括了记忆加工、自我控制和计划能力。孩子需要隐瞒事实真相,编造出另一个故事,且牢牢的记住它(不能前后矛盾),还得控制表情显得自然,这太不容易了!

因此,孩子开始撒谎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经的过程,就像他们学习走路、吃饭一样,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个平常心去看待。

撒谎也是孩子的一个成长敏感期,而度过了这个敏感期,孩子心智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李康教授认为:撒谎所需的能力在社会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经常和一些严重的发展问题,比如和多动症或自闭症联系在一起。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会说谎,那么恭喜你,这说明他是一个发育正常的孩子。

一个完全不会说谎的孩子,可能才是我们真正要担心的。

3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撒谎敏感期”呢?

过度担心是不必要的,但是放任不管也是不对的。

就像孩子在口腔敏感期啃手,我们不能说他不卫生,但是孩子的卫生习惯却要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在这个阶段给予孩子理解和支持,并以适当的方法引导,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观察更敏捷,表达更清晰,使他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

1、我们要辨别孩子的谎言是否是“无意识”的。

特别是4岁以下的孩子,他们有时候回混淆事实和想象的界限,把电视上看到过的画面,自己想像的事情,以前做过的梦,以及家长的话串在一起。

比如,有一次有朋友问我家的宝贝,有没有去过南极。宝贝很肯定地点点头。我觉得很奇怪,这怎么可能呢?

孩子为什么要说这样的慌。细问之下才发现,原来她把几天前给她讲的一个故事和现实弄混淆了。

对于这种谎言,我们的确可以置之不理,等孩子心智更成熟了,他们自然会慢慢区分开事实和想象的却别。

2、对于孩子们有意识的谎言,我们也要以平常心来对待。

很多时候,孩子撒谎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我们首先要分辨孩子的需求是不是合理的。

有一段时间,和小家伙一起逛街的时候,她常常说自己累了,想回家。但是一回到家,她却又变得生龙活虎的。

后来,我发现小家伙之所以说谎,是因为跟着爸爸妈妈逛街一点都不好玩,而我们只顾着自己买东西,忽略了孩子的需求。

所以,后来我告诉孩子,如果你不想逛街,可以直接告诉爸爸妈妈,不需要说谎。

和孩子一起出去的时候,我们也开始更加关注孩子的需求。果然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再也没有撒过类似的谎言。

即使孩子的需求我们不能满足,我们也应该用柔性的方式应对。

当我们发现孩子撒谎的时候,发脾气和大吼大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更不要用羞辱的方式来揭穿孩子的谎言。

以前遇到过一个妈妈,很喜欢当众揭穿孩子的谎话,还当着很多让人的面教训孩子。

但是这不仅没有让孩子改掉撒谎的毛病,反而造成了孩子极强的逆反心理,导致他们家的亲子关系一度相当糟糕。

3、让孩子自己承担谎言的后果,比打骂来得更有效。

有一位老师曾告诉过我她处理孩子装病不愿上课的方法。

那一次,小家伙装肚子疼不想去上英语课。妈妈没有揭穿她,反而说:“肚子疼的话我们就在家里休息吧。但下午也不能去游泳了,真可惜。”

小家伙听说如此,犹豫了一下,就推翻了自己的谎言。

要真正化解孩子的谎言,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他们做错了事不可怕,可以被原谅,但是一定要诚实地告诉爸爸妈妈。

别让孩子畏惧自己的错误和失败,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相信他们一定会很棒的!

#聪明孩子养成记#

-END-

搜索“瑞丁老爸启蒙学院”,一站解决家长的教育困惑。让孩子拥有最有价值的童年!"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