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烦不烦人,说了多少遍了,我都说知道了,啰嗦!”一个7、8岁的男孩不耐烦地说。
“啰嗦?我说了多少遍?那你都听了吗?马上就要上课了,叫你快点,提醒你多少遍了,不要迟到!”男孩妈妈情绪激动的反驳着。
我路过培训班的门口时,碰上了这一对母子争执的画面。妈妈责怪孩子不听劝,孩子却嫌弃妈妈啰嗦唠叨,心生反感。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在一所小学里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这所小学的孩子写出他们最不喜欢的家长的行为。结果,有80%的孩子都写到了“唠叨”这个词。
孩子之所以很不喜欢家长的唠叨,是因为家长唠叨时,孩子的心理会产生超限效应。
二,超限效应,会引起孩子内心极不耐烦。1,在了解超限效应之前,先来看一个故事。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刚开始,马克·吐温觉得牧师讲得特别好,深受感动的准备捐款。大概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但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仍在滔滔不绝,于是不耐烦的马克·吐温决定1分钱也不捐。牧师冗长的演讲终于结束,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甚至还从盘子里拿走2元钱。
为什么马克·吐温会有这样的反应呢?这就要用超限效应来解释了。
2,什么是超限效应?
心理学上,人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的时候,会本能的出现自然而然的逃避倾向。这是自我保护性的一种心理反应。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父母过多的叮嘱,唠叨,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因为过于“唠叨”使孩子感到不耐烦而听不进去,或者听得太多感到麻木,这都是因为产生了“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提醒家长们:人的心理通常对外界刺激都会有一个承受的极限,如果超过了这个极限,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正如开篇的那对母子,就是因为妈妈过于唠叨,超过了孩子的心理承受极限,从而引发了超限效应。
3,生活中家长唠叨,容易引发孩子内心超限效应的生活场景。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都做过“超限”父母。常对孩子说:“我都说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不长记性?”
场景一:
当孩子玩过玩具之后又不收拾时,很多妈妈会生气,开始唠叨。
妈妈:不是叫你收拾玩具吗?怎么还不收拾?
孩子:好,我知道了。
妈妈:你快点收拾!
孩子:我已经在收拾了。
妈妈:我跟你说了多少次,玩过玩具后要收拾,你不收拾的话,下次就别玩了,我把这些玩具都丢了!
孩子:不要丢,我收拾就是了。
妈妈:非要我催了才收拾,非要我发脾气吗?
孩子:不收拾要说我,现在收拾好了还要说我,一天到晚就知道说我,还不如不收拾呢。
很多家长都会催促孩子收拾玩具,却不知重复唠叨反而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了解超限效应后,避免唠叨说教,不触发到孩子无法承受的那个临界点,从而避免产生超限效应。
场景二:
孩子玩游戏,妈妈催孩子准备睡觉了。
妈妈:别玩了,赶紧去睡觉了。
孩子:我知道了,让我打完这盘。
妈妈:你怎么还再玩,不是说了让你去睡觉吗。
孩子:快了快了,马上就睡。
妈妈:要让我说多少遍,别玩了,快去睡觉!
其实,孩子刚打完这盘游戏准备退出了。但是妈妈不停的唠叨,让他感觉心烦,干脆再玩一盘了。在游戏里放松一下,还能避免和妈妈争吵。
孩子内心一旦产生超限效应后,容易引发逆反心理,反而会和家长的想法背道而驰。
4,当孩子内心产生超限效应时,会有怎样的影响?
俗话说,过犹不及。教育孩子要把握好度。家长苦口婆心,唠叨说教的方式,不但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相反还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
(1),孩子“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有效果。
电影《小孩不笨》中,杰瑞和哥哥汤姆每天放学回家,爸爸妈妈,奶奶经常对他们进行说教。
而杰瑞的心声却是:“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那都是他们自己在讲,而我们也都是假装在听。他们才不管我们到底有没有听进去。大人说那么多话,为什么不明白,多了就很难消化的道理呢?”
孩子长期被父母唠叨,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面对无法逃避的处境,就会启动“选择性失聪”来保护自己。如此一来,父母的教育也就不起作用了。
(2),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更加叛逆。
就像上文中收拾玩具的孩子,孩子原本是愿意收拾玩具的,但由于妈妈过多唠叨,产生逆反心理,下次再也不想收拾了。而玩游戏的孩子,反而会再玩一盘游戏来抵抗妈妈的唠叨。孩子被"逼急"了,容易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情绪。
(3),破坏亲子关系。
有时候父母面对孩子各种小问题时,往往不停地抱怨孩子,絮絮叨叨,不良情绪宣泄完了,亲子关系也僵了,孩子又没听明白你到底要他做什么。说教不光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还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长期下去,只会破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知乎上曾有人提问:什么时候最反感父母?
高赞答案:父母唠叨的时候。
家长三番五次的叮嘱,劝说,换来的反而是孩子在心里筑起了一堵墙,从此再好的道理也传达不过去。
父母和孩子之间隔着这堵墙,亲子关系再也难亲密。
三,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该如何避免超限效应,达到有效沟通呢?1,不做唠叨型父母。
很多家长或多或少都会有唠叨的问题,因为爱孩子,为了让孩子少犯错、少遇到些挫折,常常忍不住重复提醒孩子。
比如:
变天了,你多穿件衣服。
你要多吃点,才长得高,身体才会好。
放学早点回家,不要忘了写作业。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渐渐长大,他们是独立的个体,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孩子确实需要家长的引导,但是却不想听见父母每天重复同样的话。
2,指令简单明了,现实可行。
亮亮写作业时总是拖拖拉拉,妈妈为此叮嘱孩子:“写作业不要分心,先把作业做完。”
不一会儿,妈妈发现孩子没有好好写作业,开始指责:“你书桌上乱七八糟,玩具和杂物不要放在桌上,手机也放好,赶紧把作业写完。”
准备走时接着妈妈又忍不住提醒:“写完作业才可以看你今天新买的课外书!”
妈妈这些指令,想起来就说一件,絮絮叨叨,没有一次性很清楚的表明要让孩子做什么。
参考做法:
妈妈明确告诉孩子:“现在你的任务是尽量在一小时内把作业写完,剩下的时间你可以看你新买的课外书。写作业前,清理好你的桌面,不要让自己受其他物品干扰。”
一次性说完,避免重复唠叨。指令清晰,包含时间、任务和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言简意赅,现实可行。
3,少说多做,以身作则。
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如果父母能够少说多行动,与孩子之间75%的问题很可能都会消失”。
有一段时间儿子晚上总是不愿刷牙,刷牙时拖拖拉拉,走来走去,摸一下这里,看一下那里。我提醒了很多次,说了绘本中鳄鱼不刷牙去看牙医的故事,也还是没有效果。
后来,我每次刷牙都让他看见,并且告诉他,你看我这样上刷刷下刷刷,牙齿白花花。儿子看着我刷牙,觉得很有趣,居然主动过来和我一起刷牙了。
我苦口婆心说了那么多次都没用的事,我做给孩子看,孩子就很容易的接受了。
永远相信以身作则的力量。孩子或许不听我们的,但是他们会模仿我们。
4,给孩子留点空间,点到为止。
生活中,孩子可能会做出很多家长不满意的事,当孩子犯错时,孩子心理清楚自己做得不对,会感到内疚自责,第一次挨批评时,孩子一般不会感到厌烦,其实这就已经达到了批评的效果。
第二次批评就会开始感到厌烦。但如果家长两次、三次,甚至四五次重复批评孩子时,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抗拒。
对孩子的任何指责都需要点到为止。理性看待孩子的各种小问题,不要对孩子犯的错误“穷追不舍”。适当给孩子留点“空白”,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5,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胜过父母千言万语。
父母还得学会适时放手,让孩子体验承担错误的后果。
比如孩子不爱惜玩具,经常弄坏玩具。妈妈可以明确告知孩子:“玩具你不爱惜,坏了我不会再给你买了。”
如果孩子再不小心,以后只能玩其他的玩具。心爱的玩具再也玩不到了,孩子会意识到以后不珍惜玩具,就要承担没有玩具玩的后果,孩子会比以前更加珍惜玩具。给孩子上这一课,比重复唠叨,叮嘱更有效。
和孩子约好一起去看电影,孩子却一直磨蹭,迟迟不出门。
事先提醒孩子出门的时间,如果孩子错过时间,告诉孩子:“很遗憾,因为你的拖拉,我们迟到了,这次电影看不了了。”
虽然错过一场好电影很遗憾的,但比起唠唠叨叨的说教,这个教训对孩子会更有效。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胜过父母千言万语的唠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父母都应该把握好“度”,做到恰到好处,才能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有时候,父母真的无需多言,或许“一语千金”的威力,更能收获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