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博士:儿童情绪发展有律可循,家长懂了,才能科学应对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1
"

每个人都有情绪,不管是刚刚出生的婴儿还是八十岁的老人。所有成人都很熟悉情绪,无论这个情绪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只是大多数人认为情绪都是负面的,有情绪就不是一件好事情。

好在,科学研究为情绪正名,情绪不再是妨碍身体系统工作的噪音,而被认为是有利于一个人适应性的发展。对于家长来说,只要是正面的情绪,都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体验;如果感受到了负面情绪,就要教会孩子控制情绪。

我曾在孩子情绪的问题上犯过很多的错误。例如,我家孩子第一次被别的孩子抢了玩具,寻求我的帮助。我能看出,孩子很伤心,也带着一点愤怒。但我却没有重视孩子的伤心,反而责备他为何轻易被人抢了东西。

如此,我失去了教育孩子体验“伤心”这种情绪的机会,却让他提前体会到了“被指责”的感受。是不是很熟悉?生活中总有一些家长不但错过了让孩子体验情绪的机会,反而让 孩子提前暴露在一些负面情绪中。

正因为如此,如果我们了解儿童情绪,那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才能给儿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发展出正确的情绪管理经验。

这篇文章,我主要讲述孩子的情绪发展的相关知识,属于一种理论普及,我尽可能讲解地生动详细一些,避免使用枯燥的心理学语言。

1、什么是情绪?

关于如何定义“情绪”,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们已经辩论了一百多年。我在这里采用英国著名儿童心理学专家H·鲁道夫·谢弗在《儿童心理学》中使用的概念:

情绪是对一个特殊事件的主观反应,可以从生理的、经验的和外在行为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加以描述。

谢弗之所以使用这个概念,是因为他觉得这个定义有它的好处,就是注意到任何一个情绪事件都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

(1)情绪总与某一诱发事件有关。例如,惊奇是由意想不到事件引发的,恐惧是由危险场景引发的,羞愧是因为自尊心受到打击……

(2)生理成分。例如,情绪来了会引发身体生理上的变化,心跳频率、脉搏、加速的呼吸、出汗等等一些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功能。

(3)经验成分。例如,受到惊讶的婴儿会感到恐惧,而大一点的孩子则会选择逃跑。

(4)通过他人外在行为变化从而认识他人的情绪。比如,儿童发现另一个孩子大声尖叫,会判断出他可能受到了惊吓,从而感到恐惧。

心理学家一直强调,情绪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情,它还有积极的功能。例如,一个孩子特别害怕陌生人,这种情况一般在孩子1岁前表现明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生”。这其实是因为孩子已经能够区别对待抚养者和其他人。这种情绪的反应有明显的作用:它和反抗、退缩、寻求父母帮助的适应性有关。恐惧陌生人的情绪能够让孩子只和值得信任的人呆在一起,不会随便被陌生人带走。

2、儿童情绪发展阶段

达尔文在他的著作《人类和动物情绪的表达》中第一次尝试从很多方面科学记录孩子的情绪表达。达尔文认为,情绪是我们遗传的一部分,它是从求生的斗争演化而来的反应模式,其他灵长类动物也是如此。

情绪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儿童出生就有的6大基本情绪,另一个是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萌发的情绪。

第一阶段:6大基本情绪从儿童出生就有。

虽然专家对情绪在生命最初几周出现的精确方式还有不同意见,但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有6种基本情绪是可以从新生儿那里分辨出来的,即愤怒、恐惧、惊奇、厌恶、高兴和悲伤。

这些情绪是由生物性决定的,它们具有普遍性,这个世界上的人,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不管是住在南极还是北极,不管是出生3天的婴儿还是80岁的老人,都具备这些情绪。可见,情绪具有的先天起源。

第二阶段:自我意识的情绪在第二年开始发展

随着社会化的发展以及生理的成熟,新情绪出现了。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孩子开始表现出内疚、骄傲、难堪或者羞愧。这些新情绪和6大基本情绪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混合情绪大混战。儿童要体验到骄傲等新情绪,有一个前提就是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因为个体只有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客观的自我意识才能进行自我评价。

从第二年开始,不仅仅是情境本身,就连情境的符号也会引发情绪。比如,孩子曾被小狗咬过并留下阴影,就算他安全的在家,他想起被小狗咬的事情就会害怕。

不过,也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当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学会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后,情绪就会通过越来越微妙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当别的孩子得了第一名也不会表现很生气,自己没有得到最后一名也不会太失望等等。

以上就是儿童情绪发展阶段,其实很简单,就是与生俱来的6大基本情况,以及在自我意识开始后新出现的情绪。了解了这个,我们家长在处理孩子情绪的时候,就要根据孩子所在的阶段有针对性的引导。

比如,你无法通过“羞辱”这种方式来激励一个2岁的孩子,因为他根本就不懂。而且不让孩子提前暴露在一些情绪当中,帮助孩子准确认识当下的情绪,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3、儿童情绪的表现规则

每一种情绪都有自己的表现方式,每个社会都有自己可以接受的情绪表现的规则。共享一套特定规则的群体的任何人都知道一个特定的情绪表现代表了什么,沟通由此更加顺畅。所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这些规则,懂得在某个情境下如何恰当地表达情绪,甚至使用不同的情绪来代表真实的感受。

情绪的表现规则分为4类:

(1)最小化规则:在这样一种场合中,与真正的感受相比,情绪的表达在强度上减弱。例如,爱斯基摩人不喜欢生气,就是一种对愤怒情绪的减弱。

(2)最大化规则:它主要指积极情绪的表达方式,例如因为奖励而获得礼物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比单单给孩子礼物更热烈。

(3)面具规则:在一种场合中,表现出一种中立的表情被认为是恰当的。比如,伊菲鲁克人不允许表现出高兴,他们认为这是不道德的,所以他们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会避免任何表现这种情绪的相关的兴奋。

(4)替代规则:指使用一种很不同的情绪代替另一种情绪,例如收到礼物的孩子,就算礼物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会表现出失望,显然就学会了这种规则。

前两种规则孩子很容易学会,所以它们出现的时间也比后两种要早一些。当孩子长到2岁左右,他开始为了得到妈妈的同情而夸张地哭,说明他已经掌握了第4种规则。只有到了6岁,孩子才能彻底明白真实和表象之间的区别,才能明白体会到感情和行为可以不对应,才能清楚为了社会习俗的原因而隐瞒真实情绪是可以被接受的。

4、儿童如何思考情绪?

孩子不只是情绪的体验者,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也逐渐思考情绪。他们也会试图去理解,对自己和他人来说参与到情绪中意味着什么。

费伯斯曾在一项研究中,观察了一个幼儿园中3-5岁的孩子,记录下发生的每一个情绪事件,如抢玩具、争顺序等。结果显示,3岁的孩子就能够相当准确地命名出现的情绪,尤其是愤怒和伤心等负面情绪。

结果还显示,就算是再小的孩子也能够确认导致这些事件的特定的原因。不过,在制定原因时,小一些的孩子倾向于指向外在原因,如“他生气是因为别人拿走了他的玩具”;而大一些的孩子则指明内在的状态,如“她伤心是因为她想妈妈了”。

内在的解释更有可能被用来解释强烈的情绪,且更多是在消极情绪上。可见,随着年龄增加,孩子的解释开始从看得见的原因转向看不见的原因。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以前孩子小的时候,遇到问题总是归结于外在原因,现在长大了开始关注内在的原因。

5、儿童如何描述情绪?

一旦孩子能够说话,情绪就会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开始发展。孩子不仅仅可以对它进行思考,还能把内心的经验客观化,从而分享情绪。

孩子一般在1岁半左右开始使用语言来指称内在的情绪,比如“天黑了,我害怕”等等;到了2岁半,孩子开始谈论别人的情绪,例如“明明伤心了”;到了3岁,孩子的情绪词语数量和范围迅速扩大,而且谈论的不仅仅是外在感受,还能指出内在感受;到了6岁,大多数孩子已经习惯很多表示情绪的词语,如兴奋、快乐、愤怒、失望、焦虑等等。

有能力谈论情绪,意味着孩子能够对自己或者别人的情绪有一个客观的看法。这个能力随着孩子年龄增加而不断提高,让孩子可以讨论过去的情绪事件,预测将来的情绪,分析情绪的原因和后果,体会情绪是如何影响行为的,并思考如何决定自己的情绪反应。

有研究表明,1岁半的孩子与母亲谈到情绪的频率是0.8,2岁增加到4.7;2岁半就增加到12.4了。而母亲也和孩子同步发展,随着孩子年龄增加也越来越地谈论情绪的原因和后果。

从性别上来看,母女之间的交谈比母子之间的交谈更多地涉及情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女孩子本身就比男孩子更关注情绪,另一方面是女孩的母亲也比男孩的母亲更多地谈论情绪。

从家庭环境来说,研究表明,儿童参与有关情绪的交谈的频率对他的发展有长期的影响:与那些较少谈论情绪的孩子相比,更多参与情绪交谈的孩子在理解情绪的各方面有更多的技巧。

6、关于情绪,儿童需要学习什么?

儿童主要是通过从各种关系情境中学习情绪。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孩子才能有机会观察别人是怎样处理情绪和感情的,以及清楚自己的行为是怎样影响别人的。那么,孩子应该学习什么呢?

(1)儿童需要学会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需要知道自己在哪些情况下会生气或者害怕、害羞,内心的情绪感受是什么呢?该如何称呼它们?在通过对自己的体验和对他人的观察中,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

儿童不需要教就会发怒、害怕和高兴。这些情绪是自然流露,是人类遗传的一部分。当孩子自己体验到某种情绪的时候,会在身体或者心理上有所反应。让孩子学会观察和体验这些感受,能够让他与自己保持距离,审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2)儿童需要学会控制情绪的外在显露

每一种情况都有它自己的外显形式,比如愤怒的时候踢人、开心的时候大笑等。但是,有些情绪的外显形式是不被社会所接纳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要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外显形式,也就是要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在奥特古的爱斯基摩人眼里,生气是不被社会所接纳的,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生气。对他们来说,只能在对付狗时才能生气。奥特古人的孩子,在出生两三年中是允许有愤怒和生气的情绪,但再大一点他们就被教导这些情绪是不允许的。当然,他们不是通过吼叫或者威胁做这些的,而是用语言或者脸色平静地表现出他们的禁令。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与西方儿童相比,奥特古儿童惊人地缺乏攻击性。从很早开始,同伴间的敌意也很少见。

(3)儿童需要学会看出他人的情绪

人是群居动物,所以学会“察言观色”也很重要。从一个人外在行为中明白他的内在情绪是一种能力,因此也是孩子必须要学会的。只有从外在表现认出情绪,才能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比如,看见爸爸皱着眉头,不说话,孩子就最好老老实实;看见妈妈微笑而放松,就可以找妈妈要糖果等等。

一个社会的情绪表达方式并不是很多,一个孩子从家里学到的经验基本就能够应付他在家之外的其他场合了。

在情绪这堂课上,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但是意义却很重大。不能获得管理情绪的能力,可能会给孩子一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那些情商高的孩子,其实就是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

"-

标签:

上一篇: 活了100万次的猫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