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搜寻公众号 "亲子天下"(微信 ID:cn-parenting)关注
家长多半不能忍受孩子咬指甲,每看到一次就要制止一次,为了帮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甚么法宝、招数都使出来了,例如在手指涂辣椒、严厉的体罚、碎念等。然而,很多家长会发现,这些做法都是徒劳的。儿科专家指出,咬指甲的行为对健康并没有太大危害,但是咬指甲背后隐藏的问题,才是我们真正要担心的。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黄瑽宁医师小档案
台大临床医学博士、马偕儿童医院小儿感染科主治医师,育有一儿一女。著有《发烧免惊!搞懂流感、肠病毒,小儿生病不心慌(含MP3有声书)》、《从现在开始,带孩子远离过敏》、及第一套剧本式绘本:《阿布与小乐》等,获选“二〇一四博客来十大华文畅销作家”,并有脸书粉丝团“黄瑽宁医师健康讲堂”。听黄瑽宁医师说,掌握正确育儿观念,就在亲子天下故事有声书App。
小孩吃手是正常的安抚动作,如果吃到五岁还在吃,或者是咬到变型,那不是吃手的错,而是要问为什么他会到了五岁还这么没有安全感,这么焦虑,必须靠吃手来安抚情绪,所以这不是吃手的错。
门诊的小病人妈妈说,从女儿开始懂得咬指甲之后,就再也没机会剪她的指甲。
每次抓起她的手检查,只见每一根手指头的末端,没有留下任何的指甲让人修剪,指甲与肉的分界,就像弯弯曲曲的海岸线一般。“只要闲下来就开始啃”妈妈疾声抱怨,“骂她也没有用,趁睡觉的时候又来。”
我可以理解妈妈为什么会生气,一方面害怕孩子会把自己的皮肤咬伤,另一方面也担心孩子是否情绪过于压抑,受了委屈却没说出来。
说不定还有点自责,想着是否自己对孩子太过严格,或说话语气太凶了等等。
咬指甲、吃手指、啃铅笔、挖鼻孔……这些大人口中的“坏习惯”,的确是来自大脑情绪的转移,所产生无意识不自主的动作。
不只是儿童,有许多成年人也都有这样的行为,其中不乏许多知名的人士,尤其在篮球场上特多,包括NBA球星“小飞侠”科比(Kobe Bryant)、库里(Stephen Curry)等等。
根据许多观察性质研究的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孩子的确是在有压力,紧张,焦虑,或低潮的时候,特别容易养成咬手指的习惯。
另外,无聊的时候,静态活动的时候,饥饿的时候,不咬点东西总觉得浑身不对劲,也是另一个常见的时机点。
研究者发现,通常会咬指甲的人,更小的时候是喜欢吃手指,长大之后则可能转移为吃口香糖,甚至抽烟。他们也发现,这些习惯全部都与遗传相关,也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可以问问孩子的爸爸是否也有其他抒解压力的口腔行为。
不过除了社会观感不佳之外,大部分咬指甲的孩子并不会有健康上的危害,家长只要多花时间关心孩子,增加温柔的亲子互动,其实并不需要特地制止他。
虽然有少数的孩子,会把指甲咬到指甲过短、咬到流血,甚至造成感染、长茧变形、门牙缺裂等等伤害,如果有发生这些后遗症,才需要外在帮助来戒除,或转移习惯动作。
想改变孩子咬指甲,可以确定最无效的方法,就是“碎碎念”。
碎碎念、惩罚、嘲笑孩子,不仅没有任何帮助,还会加深孩子的焦虑感,导致自信心更低落。
至于常听到的馊主意,包括涂辣椒、涂黄连、涂芥末等,虽然可能达到目的,但根据研究显示,孩子虽然指甲不咬了,但心理焦虑没了出口,压力反而更大,不见得是好事。
既然知道咬指甲这个动作,只是孩子大脑情绪的出口,提供孩子另一种不伤身的选择,是家长第一个可做的事。
让孩子学习口吹的乐器,玩吸管游戏,或者提供较大孩子无糖口香糖,可能是让孩子转移注意力的第一步。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再来,每天都和孩子一起运动,一起玩球,让他藉由活动抒解压力,让大脑一次放电放个够。切记在一起玩球时,不要又开始说教,或开启魔鬼训练,导致新的压力产生,弄巧成拙。
既然碎碎念与处罚皆无用,不如保护孩子在忍不住咬指甲的时候,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比如:
1.在指甲上涂橄榄油,软化指甲。
2. 每天帮他砂磨指甲边缘。
3. 晚上睡觉戴手套。
4. 当孩子正在咬,被你撞见,忍住脾气不大声斥喝,温柔的转移他的注意力,带他讲故事,出门买东西,运动,玩桌游……不过,千万别丢平板计算机给他,这种懒人做法,肯定无法解决问题。
虽然咬指甲者,长大不见得会有情绪问题,但有心理疾患者,却有很高的比例会持续咬指甲到成年。
专业人士在面对孩子任何外在行为时,永远想的是如何解决根本的内在问题,如果只是想手上涂个辣椒斩除恶习,就像是古人所说的“锯箭法”,看起来外表没事,但那真正的毒箭头,却仍留在身体里。
★版权所有,转载请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cn-parenting)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