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小编坐上公交车不久,上来一个五十多岁的外婆,领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坐在我前面。小男孩手上拿着包子。
天气突然转凉,外婆一上车就拿出一件长袖说:“外婆帮你把衣服换了。”孩子拒绝:“等会儿再换。”外婆貌似没有听见,开始了漫长的碎碎念。
“来,把衣服脱了,你一只手拿包子呀,这样怎么脱?”“算了,把包子给外婆,外婆拿着。”“你快点吃,包子要冷了,我喂你。”“不要吐出来,大口大口吃,给,自己吃!”“你快点吃,听到了没有?”
……
喋喋不休的碎碎念惹恼了小男孩,他把包子递给外婆:“不吃了!”
原以为外婆会停止,哪想她反而是打开了新篇章。
“就吃这么点,怎么行?外婆喂你,再吃点!”“这个点到幼儿园没吃的啦,上午会饿的。”“给,张大嘴,小孩子要多吃一点。”“你不是很喜欢吃包子吗?”
……
天啊,坐在后面小编表示,都有点受不了了,打从心底同情小男孩。这一路,外婆没有歇停一分钟,从衣服念到早餐,从早餐说到幼儿园生活……
曾经看过一个调查,在孩子最反感家长的六大行为中,位居第一就是“唠叨”。即使这样,大多数家长还是控制不住唠叨的洪荒之力。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两个:
一、对孩子的控制欲
在家长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对他总是不放心,又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效教导孩子,不自觉地一次次地重复,错误地认为,一次不听,就说两次,两次不听,就说三次,只要自己多说几次,他们总会听进去吧。
这恰恰忽略了孩子是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别人的话要通过他的消化才起作用,而且孩子对事物逐渐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的观念和习惯往往和孩子有很大的差异。父母不懂得耐下心来听取孩子的意见,一味的灌输、强化自己的观点和要求,结果导致说了没效果、没效果更要说的恶性循环。
二、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部分家长的心愿。当孩子们没有达到家长设定的目标,或者不按照他们期望的步骤行事时,家长往往会忽视孩子丰富的情感世界,“苦口婆心”地督促、劝导孩子。事实上,这种无情而强烈的教育加剧了孩子们的压力。
如何不唠叨家长反反复复说一件事,非常消耗孩子的耐力。如果孩子耐力挺好,那么就左右进右耳出或打马虎眼。而耐力不够好的孩子,最后必然是忍不了顶撞父母了。
而且过度唠叨,也是在损耗家长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时间一久,亲子之间的敬重自然消失不见。所以碎碎念是要不得的呀!!!
道理很多家长都懂,可是怎么才能压抑住体内唠叨的洪荒之力呢?
一、家长爱自己多一点
家长不要把全部的精力、目光放在孩子身上,要有自己的生活、人生追求。孩子是很重要,却不是生活的唯一。这样,不仅孩子能轻装上阵,家长也会少了很多焦虑。
三、不要事事叮嘱
有些事并不重要,孩子做或不做影响都不大,这时候家长按自己的节奏来就好了,不必强迫孩子,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发出指令前,给孩子心理准备时间
家长们都很头痛这种情况:让孩子停止手中的事儿去做另一件必须做的事,如从玩玩具、看电视到去作业、吃饭、睡觉等时,孩子会无视家长说的话。最后家长不得不重复、唠叨、威胁,甚至咆哮,往往还没有效果。
可是这些重复和提醒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他不需要你一开口就闻令即动。你开口说第一次时,他会对你充耳不闻,因为知道你会重复一次又一次。只有听到你声音中的很熟悉的尖利的歇斯底里声时,孩子们才会觉得自己必须当心点。
所以我们不妨换一种方法。比如孩子正在看电视,但快到睡觉的时间了,你可以停下正在做的事,走到孩子面前,看着他,等他也看着你了,告诉孩子:“看完这集,我们就要去睡觉了。”或是告诉孩子,还能看多久。然后让孩子重复你的要求,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孩子找借口。
到了时间,如果孩子还不听话,也不要对孩子展开碎碎念,看着孩子,向孩子表明你知道他不想停下正在做的事,不想做下一件事:“动画片很好看,你还想多看会儿,不想去睡觉,可是我们已经说好了。”
小编碎碎念:
孩子最反感家长的六大行为:
一、唠叨
二、脾气暴躁,不问是非,逮住就骂
三、动不动就埋怨、指责,爱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四、采取命令式,不通情达理,过分限制自由
五、除了学习别的都不关心,滥报各种补习班
六、脏话连篇、爱瞎吹牛,穿着不得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