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屡见不鲜,即使在荧幕上也常常可以看到相关的影视剧,比如《都挺好》,还有如今正热播的《小欢喜》,都在深度展示了中国式原生家庭的一些本质。
很多时候,父母总是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帜,却做着一堆伤害孩子的事情。
几乎所有的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这都是为你好。”
比如,假期时关掉你爱看的动画片,强迫你去学习时,他们就会说:“少看那些没用的,抓紧时间学习,我这都是为你好!”
再比如,想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时,他们强迫你改变志愿,并且说:“这个专业出来找不到工作,听我的,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这些情景从不少见,甚至可能曾经发生在父母的身上,他们经历过,可能也愤怒过、抗拒过,可是等到他们身为父母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对自己的孩子做着这些同样的事情。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由此可见,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幸好,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带来他的经典著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告诉我们如何解读自己的童年经历,认清真实的自己,并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带来的影响。
本书通过伊丽莎白二世、查尔斯王子、迈克尔·杰克逊、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长轨迹,剖析原生家庭带来的是非观、关系模式和自我界限。并通过拆解人生的前六年,给我们带来了改写人生剧本的方式。
一、教养差异决定了儿童的性格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
而每个人最初接触到的环境,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换句话说,原生家庭造就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性格。
作者在本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他曾经在1993年采访过一对27岁的同卵双胞胎的黑发美女,分别叫盖尔和吉莉安·布莱克尼。
她们两人几乎长得一模一样,但是心理特征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通过作者和另一位职业心理学家的正规评估后,发现两人之所以在心理特征上差异如此巨大,皆因为父母对她们的教养差异所导致的。
从小,姐姐盖尔就是家里的小帮手,懂事听话,是父母严厉教养下的乖小孩。而妹妹则相反,她比起姐姐更加调皮捣蛋,而且因为她是妹妹,所以受到父母更多的宠溺。
成年后的姐姐盖尔,她的笔迹、举止、面部表情等等更像她爸爸,而妹妹吉莉安则更像妈妈。
姐妹两人虽然身上拥有一样的基因,外貌体型都如出一辙,但是因为父母从小的教养差异,使得两人性格、行为举止完全不同。
由此,作者也在本书中提出他的核心观点:关于先天因素(基因)和后天因素对每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他认为遗传的影响不起作用。
只有极端和罕见的精神疾病受遗传影响,而它们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完全)由成长环境影响造成。
他认为,早期抚育对我们大脑的特定电-化学的模式,甚至大脑的不同部位的大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早期抚育对我们大脑的影响比遗传基因重要得多。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二、儿童早期经历的3个主要心理特征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和研究结果来说明,儿童在出生后的前6年的抚育方式,会对孩子造成重大影响。
所以,要想知道原生家庭是如何带给我们创伤,或者如何更好地养育孩子,以下这三个重要的心理特征要了解。
1、0-6个月是“自体感”的形成期自体,指的是一个人自身内部真实的、固有的自己。所谓的“自体感”,可以理解为对自体的感觉,也就是说感觉到真正的自我。
刚出生的婴儿自我界限很薄弱,不懂得哪些是“我”,哪些又不是。而0-6个月就是婴儿形成自体感,真正感知到自我存在的阶段。
作者认为,自体感的强弱取决于母亲的共情能力的强弱。
比如说,如果一个母亲共情能力较强,她能够很快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婴儿的生活情况,以及能够去给予他们更多的回应。
举个例子,当孩子哭泣时,共情能力强的母亲能够第一时间去了解到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是饿了、尿了还是想要跟人玩了,然后去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样的共情抚育,能够让孩子更好地形成自体感,从而能够健康成长。
反之,如果母亲缺乏共情能力,则孩子的自体感则会比较弱。而自体感弱的人可能会在成年后患上人格障碍,从而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所以,在孩子0-6个月的时期,父母要尽力满足孩子的各项需求,多与孩子互动,时常与孩子对视,有助于加强孩子自体感的形成。
2、0-3岁是“依恋模式”的形成期0.5-3岁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会形成对其他人的基本期望。因为在这段时期,孩子的生存完全依赖照顾者,而照顾者如何对待孩子,孩子则会形成相对应的依恋模式。
本书中,作者共提到了4种依恋模式:
(1)回避型依恋: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受到的抚育模式,是属于控制性或者否定式的养育,就会发展成回避型依恋模式。主要表现为,我们不愿意和别人有密切交往,既不依赖别人,也不被别人依赖。在与人交往时,认为别人都是有敌意并且拒绝我们的,所以抢先一步拒绝别人。
(2)缠人型依恋:在婴幼儿时期经常与照顾者分离,没有安全感,则会陷入缠人型依恋模式。主要表现为,缺乏安全感,想要与人有绝对的亲密关系。
(3)混乱型依恋: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严重的虐待或忽视,就会形成混乱型依恋模式。主要表现与回避型依恋和缠人型依恋有一些共同之处,既渴望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又害怕去接近和信赖他人。
(4)安全型依恋:父母在早期的抚育中,敏感又积极地回应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温暖和爱,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在人际交往中,有安全感,能够真诚和他人交往,并且很容易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
前三种依恋模式是属于不安全型的依恋模式,不安全依恋模式的孩子不容易交到朋友,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受到他人欺凌或者欺凌他人,心理上也会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变得更加有攻击性,或者抑郁、或具有反社会倾向。
由此可见,父母早期的抚育模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3、3-6岁是“良心”的形成期所谓的良心,其实就是是非观,作者在书中把良心分为三种:惩罚性的良心、善良的良心和脆弱的良心。
作者提到:
在3-6岁时,父母是如何引导孩子在性、服从规则和自我放纵的行为的?
对于孩子的本能冲动,如果他们能在约束和鼓励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那孩子就能拥有善良的良心。
如果他们严厉管束孩子,那孩子就会拥有惩罚性的良心。
如果他们对于孩子过于纵容,或者惩罚不当,孩子就会有脆弱的良心。
关于三种良心的形成:
(1)惩罚性的良心:强制、专制型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容易形成惩罚性良心。这类人害怕权威,倾向于墨守成规。
(2)善良的良心: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一方面能够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及时纠正孩子破坏性的行为。另一方面,他们会关注孩子的需求,培养孩子的个性和自信。这类教养方式能够使孩子形成善良的良心,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
(3)脆弱的良心:父母混乱且不稳定的教养模式,会让孩子形成脆弱的良心。父母在行为举止上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培养出具有攻击性和容易冲动的孩子。这类孩子不服管教、个性叛逆,容易有反社会倾向。
由此可见,我们要学习权威型的父母,以正确的教育模式去抚育孩子,就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善良的良心。
三、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在本书的前5章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案例和研究结果,帮我们拆解了人生的前6年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一生的。
那么, 如果是受到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我们还能如何拯救自己呢?
作者在这本《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的第6章中提出,改变的发生主要通过内省,这是我们自我认识的特殊形式。
以下几种方式,都是属于内省的方法。
1、向亲近人的倾诉主动向身边亲近的人,或者值得信赖的人进行自我暴露,请他们倾听你的过往。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审视到自己内心真正恐惧的东西,然后慢慢地接受它,或者去改变它,从而采取某些适合的行动,以此来改变你当下的状况,去达到更好的一个状态。
2、寻求心理治疗向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心理治疗,治疗师会通过正确的方法去帮助我们分析童年经历,给予我们更好的建议,以此去帮助我们直面我们不敢面对的东西。通过积极的心理治疗,我们能够以某种方式去改变自己,去接受或者改变当下的处境。
3、通过创作实现内省用艺术创作的方式,去宣泄我们内在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审视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的不安或者纠结的点在哪里。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创造艺术,比如写作、画画、表演等,将内心的冲突升华为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虽然不是心理自助书,但是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来进行情绪审视,评估过去对我们现在的影响,帮我们带来内省和改变。
另外,这本书也适合父母阅读,不仅是凭此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也能够学习到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为父母正确的抚育方式。
你的抚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够正确领悟到这一句话,并且知行合一,这将是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