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到底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近期,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屡见不鲜,即使在荧幕上也常常可以看到相关的影视剧,比如《都挺好》,还有如今正热播的《小欢喜》,都在深度展示了中国式原生家庭的一些本质。

很多时候,父母总是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帜,却做着一堆伤害孩子的事情。

几乎所有的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这都是为你好。”

比如,假期时关掉你爱看的动画片,强迫你去学习时,他们就会说:“少看那些没用的,抓紧时间学习,我这都是为你好!”

再比如,想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时,他们强迫你改变志愿,并且说:“这个专业出来找不到工作,听我的,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这些情景从不少见,甚至可能曾经发生在父母的身上,他们经历过,可能也愤怒过、抗拒过,可是等到他们身为父母的时候,又不知不觉地对自己的孩子做着这些同样的事情。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由此可见,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幸好,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带来他的经典著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告诉我们如何解读自己的童年经历,认清真实的自己,并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带来的影响。

本书通过伊丽莎白二世、查尔斯王子、迈克尔·杰克逊、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长轨迹,剖析原生家庭带来的是非观、关系模式和自我界限。并通过拆解人生的前六年,给我们带来了改写人生剧本的方式。

一、教养差异决定了儿童的性格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

而每个人最初接触到的环境,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换句话说,原生家庭造就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性格。

作者在本书中提到一个例子,他曾经在1993年采访过一对27岁的同卵双胞胎的黑发美女,分别叫盖尔和吉莉安·布莱克尼。

她们两人几乎长得一模一样,但是心理特征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通过作者和另一位职业心理学家的正规评估后,发现两人之所以在心理特征上差异如此巨大,皆因为父母对她们的教养差异所导致的。

从小,姐姐盖尔就是家里的小帮手,懂事听话,是父母严厉教养下的乖小孩。而妹妹则相反,她比起姐姐更加调皮捣蛋,而且因为她是妹妹,所以受到父母更多的宠溺。

成年后的姐姐盖尔,她的笔迹、举止、面部表情等等更像她爸爸,而妹妹吉莉安则更像妈妈。

姐妹两人虽然身上拥有一样的基因,外貌体型都如出一辙,但是因为父母从小的教养差异,使得两人性格、行为举止完全不同。

由此,作者也在本书中提出他的核心观点:关于先天因素(基因)和后天因素对每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他认为遗传的影响不起作用。

只有极端和罕见的精神疾病受遗传影响,而它们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完全)由成长环境影响造成。

他认为,早期抚育对我们大脑的特定电-化学的模式,甚至大脑的不同部位的大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早期抚育对我们大脑的影响比遗传基因重要得多。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二、儿童早期经历的3个主要心理特征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和研究结果来说明,儿童在出生后的前6年的抚育方式,会对孩子造成重大影响。

所以,要想知道原生家庭是如何带给我们创伤,或者如何更好地养育孩子,以下这三个重要的心理特征要了解。

1、0-6个月是“自体感”的形成期

自体,指的是一个人自身内部真实的、固有的自己。所谓的“自体感”,可以理解为对自体的感觉,也就是说感觉到真正的自我。

刚出生的婴儿自我界限很薄弱,不懂得哪些是“我”,哪些又不是。而0-6个月就是婴儿形成自体感,真正感知到自我存在的阶段。

作者认为,自体感的强弱取决于母亲的共情能力的强弱。

比如说,如果一个母亲共情能力较强,她能够很快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婴儿的生活情况,以及能够去给予他们更多的回应。

举个例子,当孩子哭泣时,共情能力强的母亲能够第一时间去了解到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是饿了、尿了还是想要跟人玩了,然后去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样的共情抚育,能够让孩子更好地形成自体感,从而能够健康成长。

反之,如果母亲缺乏共情能力,则孩子的自体感则会比较弱。而自体感弱的人可能会在成年后患上人格障碍,从而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所以,在孩子0-6个月的时期,父母要尽力满足孩子的各项需求,多与孩子互动,时常与孩子对视,有助于加强孩子自体感的形成。

2、0-3岁是“依恋模式”的形成期

0.5-3岁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会形成对其他人的基本期望。因为在这段时期,孩子的生存完全依赖照顾者,而照顾者如何对待孩子,孩子则会形成相对应的依恋模式。

本书中,作者共提到了4种依恋模式:

(1)回避型依恋: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受到的抚育模式,是属于控制性或者否定式的养育,就会发展成回避型依恋模式。主要表现为,我们不愿意和别人有密切交往,既不依赖别人,也不被别人依赖。在与人交往时,认为别人都是有敌意并且拒绝我们的,所以抢先一步拒绝别人。

(2)缠人型依恋:在婴幼儿时期经常与照顾者分离,没有安全感,则会陷入缠人型依恋模式。主要表现为,缺乏安全感,想要与人有绝对的亲密关系。

(3)混乱型依恋: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严重的虐待或忽视,就会形成混乱型依恋模式。主要表现与回避型依恋和缠人型依恋有一些共同之处,既渴望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又害怕去接近和信赖他人。

(4)安全型依恋:父母在早期的抚育中,敏感又积极地回应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温暖和爱,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在人际交往中,有安全感,能够真诚和他人交往,并且很容易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

前三种依恋模式是属于不安全型的依恋模式,不安全依恋模式的孩子不容易交到朋友,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受到他人欺凌或者欺凌他人,心理上也会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变得更加有攻击性,或者抑郁、或具有反社会倾向。

由此可见,父母早期的抚育模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3、3-6岁是“良心”的形成期

所谓的良心,其实就是是非观,作者在书中把良心分为三种:惩罚性的良心、善良的良心和脆弱的良心。

作者提到:

在3-6岁时,父母是如何引导孩子在性、服从规则和自我放纵的行为的?

对于孩子的本能冲动,如果他们能在约束和鼓励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那孩子就能拥有善良的良心。

如果他们严厉管束孩子,那孩子就会拥有惩罚性的良心。

如果他们对于孩子过于纵容,或者惩罚不当,孩子就会有脆弱的良心。

关于三种良心的形成:

(1)惩罚性的良心:强制、专制型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容易形成惩罚性良心。这类人害怕权威,倾向于墨守成规。

(2)善良的良心: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一方面能够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及时纠正孩子破坏性的行为。另一方面,他们会关注孩子的需求,培养孩子的个性和自信。这类教养方式能够使孩子形成善良的良心,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

(3)脆弱的良心:父母混乱且不稳定的教养模式,会让孩子形成脆弱的良心。父母在行为举止上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培养出具有攻击性和容易冲动的孩子。这类孩子不服管教、个性叛逆,容易有反社会倾向。

由此可见,我们要学习权威型的父母,以正确的教育模式去抚育孩子,就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善良的良心。

三、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本书的前5章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案例和研究结果,帮我们拆解了人生的前6年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一生的。

那么, 如果是受到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我们还能如何拯救自己呢?

作者在这本《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的第6章中提出,改变的发生主要通过内省,这是我们自我认识的特殊形式。

以下几种方式,都是属于内省的方法。

1、向亲近人的倾诉

主动向身边亲近的人,或者值得信赖的人进行自我暴露,请他们倾听你的过往。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审视到自己内心真正恐惧的东西,然后慢慢地接受它,或者去改变它,从而采取某些适合的行动,以此来改变你当下的状况,去达到更好的一个状态。

2、寻求心理治疗

向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心理治疗,治疗师会通过正确的方法去帮助我们分析童年经历,给予我们更好的建议,以此去帮助我们直面我们不敢面对的东西。通过积极的心理治疗,我们能够以某种方式去改变自己,去接受或者改变当下的处境。

3、通过创作实现内省

用艺术创作的方式,去宣泄我们内在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审视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的不安或者纠结的点在哪里。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创造艺术,比如写作、画画、表演等,将内心的冲突升华为具有社会价值的活动。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这本书虽然不是心理自助书,但是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来进行情绪审视,评估过去对我们现在的影响,帮我们带来内省和改变。

另外,这本书也适合父母阅读,不仅是凭此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也能够学习到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为父母正确的抚育方式。

你的抚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够正确领悟到这一句话,并且知行合一,这将是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