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很多新生儿从出生后就有情绪反应 ,或哭、 或静、或四肢舞动 ,这就是原始的情绪反应。原始情绪的反映特点直接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密切的关系。身体内外的不适刺激,如饥饿,疼痛,潮湿,光线等等不适应刺激,都会引起啼哭。一旦不适刺激消失,啼哭就消失。这些原始情绪反应是与婴儿与生俱来的。从新生儿起到婴儿期 ,不断进化获得的情绪大约有 8~10 种 ,我们统称为基本情绪 ,如愉快、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悲伤等。
加拿大心理学家 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早期比较著名的理论。她通过对一百多个婴儿的观察,提出了关于情绪分化的较完整的理论和0一2岁幼儿情绪分化的模式。
中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观察了500多个出生后1到10天的婴儿所反应的54种动作的情况。根据观察结果,他提出不同于布里奇斯关于出生时情绪完全未分化的看法。他认为新生儿有愉快和不愉快两种情绪反应,二者都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的表现。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的情绪分化理论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情绪也逐渐增长和分化,形成了人类的9种基本情绪,愉快、惊奇、悲伤、愤怒、厌恶、惧怕、兴趣、轻蔑、痛苦。每一种情绪都有相应的面部表情模式。通过这些理论,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婴幼儿情绪的发展进行划分:
3岁以前,是孩子大脑情绪发育的关键期,虽然每个孩子与生俱来就拥有自己独特的情绪性格,但与最亲密的人建立依附关系,学习、环境的影响,都将成为孩子情绪发展的重要基石,所以正视孩子的感觉,明白孩子的需要和情绪的发展,给予适当的正确引导,对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是非常有帮助的。
达尔文曾经说过:情绪表现是人类进化与适应的产物。情绪作为一种本能的力量是有积蓄效应的,积蓄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有不良情绪的出现,幼儿是情绪易发群体,特别是不良的情绪反应。如果不能适时、适当的疏泄,积蓄过多会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一般来说,学前儿童不良情绪分为以下5个类别:
一、陌生人焦虑 情绪
场景1:同事来家里送东西,妈妈抱着7个月大的小美来开门,同事看到小美很可爱,于是想和小美打招呼,小美却惊慌的把头钻到妈妈怀里不肯出来,弄得妈妈很尴尬。
场景2:妈妈带着9个月大的凯凯去游乐场里玩,游乐场里很多人,凯凯刚一进去就开始表情很惊恐,妈妈想让他去玩,反而惹的孩子大哭起来。
婴儿 6~8 个月时逐渐能分清熟人与陌生人,随着妈妈与婴儿依恋关系的建立 ,婴儿能很好地把主要抚养者妈妈和陌生人区分开来 ,陌生人的出现便会引起婴儿的恐惧、焦虑。“认生”或“怕生”在心理学上叫陌生人焦虑(stranger anxiety)。心理学实验发现,大多数婴儿在形成对亲人的依恋之前一直对陌生人给出积极反应(通常在7个月以前),但从6、7个月以后,他们开始害怕陌生人;8-10个月时最为严重,一周岁以后强度逐渐减弱。
心理学理论认为陌生人焦虑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表明婴儿已经对养育者形成了依恋。一旦婴儿有能力将熟悉的事物和不熟悉的事物加以区分,婴儿就会本能地对陌生的面孔、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惧。陌生人焦虑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可以避免孩子受到不友好陌生人的伤害,陌生人焦虑也有消极作用,尤其是程度非常严重时,这种消极情绪会使孩子失去许多有利于自己身心发展的活动机会。
父母们应对原则:
父母们在理解了陌生人焦虑敏感期是孩子发展中的正常阶段后,就可以放下自己的担心与焦虑,在这一时期给与孩子更多的陪伴与安全感,等待孩子内在安全感足够之后,自然会慢慢消除对外在世界的恐惧。当然,父母们也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帮助孩子更好的处理TA的恐惧,使这个阶段对孩子来讲更容易度过。
下面来介绍几条可以降低孩子陌生人焦虑的原则:
1、建立多重依恋: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多与孩子进行互动和交流。这样孩子就会有更多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对TA克服陌生人焦虑很有好处。
2、熟悉的人在场:心理学实验表明,当婴儿与妈妈或其他亲人分离时,会对陌生人产生更多的消极反应。所以在让孩子接触陌生人或到陌生环境时,如果有重要亲人的陪伴,情况就会好很多。
3、在熟悉的环境:婴幼儿会觉得家是属于自己的安全领地,在家中更容易面对陌生人。所以父母们可以多邀请亲友或其他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这将帮助孩子逐渐认识到陌生人是安全的。
4、给孩子时间:对见到的陌生人说,孩子正处在认生期,请不要马上接近孩子。先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对TA微笑,表示友好,再慢慢靠近,让孩子的警惕与不安全感减弱。
5、多去公共场所:多带孩子到街上、超市、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去,给孩子更多机会见到不同的人与场景,虽然孩子不会与这些人产生近距离接触,但这始终会增强TA对陌生人与陌生环境的适应性。
6、练习说“再见”和“你好”:当与亲友告别时,父母可轻抓着孩子的小手向对方左右挥舞,同时说“再见”,让孩子了解这样的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如果孩子能够顺利做出挥手表示“再见”的动作,那么在带着孩子与亲友见面时,父母还可加上“你好”的打招呼动作,让孩子熟悉社会交往的方式,增加他的掌控感,降低他的焦虑。
7、藏猫猫游戏:让孩子学习“物体恒存”的概念(就是即便暂时看不到某些东西,但是那些东西依旧存在)也有助于降低陌生人焦虑。让孩子坐起来,妈妈与孩子面对面,一边用双手掩盖住自己的脸一边问:“妈妈在哪里?”稍过几秒再放开双手,并说:“妈妈在这里!”。 也可用毛巾盖在孩子的头上,并问:“宝宝在哪里?”然后掀开毛巾,并说:“宝宝在这里!”
二、恐惧情绪
恐惧心理是婴幼儿普通存在的心理特征,儿童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恐惧表现。这些恐惧的体验,有的来自于孩子自我保护的本能,比如,一岁的婴幼儿听到声响过大容易产生恐惧,三岁的时候不认识的小动物突然跑过来,启动了孩子的防御机制,让他产生了惧怕。到了四、 五岁,儿童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他们可能由于想象到某些可怕的东西、弄不明白的东西,可能会联系到可怕的事情上,比如黑暗里什么都看不清楚,就认为里面躲着魔鬼;还有就是,孩子的恐惧情绪,和父母的“恐怖”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父母老吓孩子说,再不听话就让大灰狼把你抓走。
父母们应对原则 :
1、你自己不要表现出恐惧心理,避免孩子受到感染。在 孩子面前父母遇事要镇静。鼓励孩子说出他们的恐惧,认识和承认恐惧可以减弱这种情感。要耐心给宝宝解释一些事物的真相。比如说,如果孩子害怕雷电,就不妨给他讲讲雷电产生的道理,面对熟悉的事物,孩子就会少了许多恐惧感。不要嘲笑孩子的恐惧心理。羞辱或惩罚,强迫孩子掩饰恐惧,只会使孩子更紧张。避免孩子接触某种特定的恐惧情境。至少在孩子还没有获得自信心之前不要让孩子接触恐怖情境。如过于惊吓的影视剧、图书等
2、爸爸妈妈学会表现勇敢,做一个好榜样。孩子的情绪受父母影响大,爸妈不妨做勇敢的示范,特别是孩子第一次接触新事物,比如,孩子第一次看到狗,爸妈表现出紧张情绪,孩子就会认为狗很可怕,反之,孩子害怕的概率就会小很多。父母既要告诉孩子狗这种动物的习性,又要让孩子了解和狗安全接触的距离。
可以在成人指导下接触小动物,使孩子觉得小动物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从而消除恐惧心理,总之,要使儿童克服恐惧, 应当尽力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活动,达到摆脱恐惧的目的。提供一种孩子可以和他所害怕的东西实际接触的情境。
3、千万不要吓唬孩子,用“恐怖教育“去制止孩子的一些行为。”由于孩子的恐惧跟想象关联密切,平时爸妈要避免讲恐怖的事,比如:“大灰狼”、“妖怪”吓唬孩子,不听话就关小黑屋,让警察把他逮走,让医生给你打针之类的话。这种恐吓能让孩子一时安静,但是留下了心理阴影,特别是恐吓过度的情况,会让孩子一辈子缺乏安全感。对打针、医生、警察还会产生莫名的恐惧。
可以教给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比如孩子怕黑,我们可以教孩子如何开灯,教一个跌倒的孩子如何爬起来。做到上面几点,你的孩子就会慢慢成熟淡定起来的。其实孩子恐惧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过了一段时间就克服了
三、分离焦虑情绪
随着孩子与妈妈依恋的建立 ,也开始出现了第二种形式的焦虑,也就是分离焦虑 。这是因为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依恋之后 ,又要与所依恋的人分离 ,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 ,拒绝分离。分离焦虑的发展也需要有个过程的 ,此过程与妈妈和孩子的依恋的建立有关 ,也与孩子应付情境的能力有关。
我们现在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幼儿园分离焦虑,是指宝宝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情绪。适龄宝宝离开父母和家庭进入幼儿园小班游戏和生活,进而迈出了其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直接面临着与家长的长时间分离,宝宝会经受分离焦虑所带来的不适情绪。
有分离焦虑的儿童常出现睡眠不好、做噩梦、讲梦话、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状。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最初一周内还会出现感冒、腹泻等疾病。主要表现形式:
(1)没有亲近人的陪伴,拒绝上床睡觉。
(2)因害怕分离而出现反复的梦魇。
(3)当与亲近的人分离时有反复的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恶心呕吐等。
(4)焦虑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
当孩子到了一处新环境的时候,如果孩子不熟悉环境产生抗拒的表现,建议要多和孩子呆在一起,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比如第一次去幼儿园,如果孩子不适应,可以暂时陪伴安抚孩子,然后跟孩子约定时间来接。父母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的特别的不舍,说一些煽情的话,让孩子更加的想要离开新环境。
父母们应对原则 :
进入幼儿园这个新环境的时候,家长以下四点要做好:
1、熟悉环境:确定好幼儿园后,家人可以带着孩子在幼儿园里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让宝宝自己去发现有那么多小孩在游戏,跑呀,跳呀,笑呀,产生加入这个集体的愿望,让孩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
2、能力培养:像睡觉、吃饭、穿鞋、入厕等细小环节都要让孩子试一试,鼓励孩子独自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睡觉等。
3、坚持上学:3岁左右的孩子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离开熟悉的家庭,面对一个新的集体和陌生的老师,必然会哭闹、紧张,一定要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让孩子很快适应集体,如果送两天歇三天,或者中途到园看望孩子,都不利于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4、家园沟通:利用早来园、晚离园、电话、上网等多种形式与幼儿园老师交流,及时得到孩子的信息。
四、退缩情绪反应
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有3种类型,分别为安静退缩、活跃退缩和焦虑退缩。
● 安静退缩,是指有同伴在场时儿童独自的、安静的探索活动和建构活动,通常是一种久坐不动的独处行为。安静退缩的孩子往往表现为对物比对人更加感兴趣,这会逐步发展为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对友谊的建立不感兴趣。
● 活跃退缩,是指有同伴在场时儿童独自一人频繁的、机械的身体运动和功能游戏,以及独自一人的装扮游戏。活跃退缩的孩子实际上是非常愿意与人交往的,但可能因为采用了不恰当的友谊发起方式(例如重重地拍了别的孩子一下),从而遭到了同伴拒绝,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一个独自活动和游戏的方式。
● 焦虑退缩,是指有同伴在场时儿童的无所事事行为、观望行为和等待-徘徊行为。焦虑退缩的孩子往往过于关注别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评价,例如有些孩子在学校表现很好,但是在同伴中却被排挤,于是会觉得自己太积极了会被同学鄙视,因此就表现为观望或等待,装作不在乎的样子。
社会退缩的儿童将来在社会交往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对当前和将来的学习、生活及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我们现在的很多家长和学校一般更重视孩子在数学、语文、外语等方面的发展,往往忽视了他们在社会情绪能力方面所产生的学习困难,对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视而不见,甚至认为这并不重要,或者认为孩子长大一点就会变好。
在我们的文化大环境下,社会退缩的儿童往往被当成“老实”而被忽视,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没有意识到社会退缩是社会适应异常的一种行为表现,更没有意识到儿童早期的社会退缩行为是预测以后心理发展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成因比较复杂,是先天气质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遗传和教养育共同作用造成了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我们在此仅讨论后天的教养育方式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
1、在自由游戏的情境中,过度保护的父母不鼓励甚至不允许孩子在陌生情境下的探索行为。过度控制的父母在孩子的游戏、交友,甚至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表现出过度参与和控制的行为特征,例如在孩子无法完成任务的时候直接替孩子去做,严格控制孩子的交友类型等。因此,父母应当给孩子留下足够的游戏和交友的自主空间,鼓励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导孩子完成在一定指导和帮助下能够完成的任务。
2、家长的“过度溺爱”,总觉得“孩子还小,能做什么?”平时从生活上包办代替,事无巨细,使孩子缺乏锻炼的机会;心理上事事都替孩子安排妥当,不让孩子“为难”,从而养成孩子心理上的依赖感。慢慢的,孩子就会变得懒惰,缺乏主动性,事事都习惯于依赖家长替他解决,丧失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使孩子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从而失去自信心;要么给孩子的任务太难,使孩子常常形成挫败感,导致孩子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要么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做一些不感兴趣的事情,由于缺乏主动性,故遇难而退;还有些家长常常指责、训斥孩子“太笨了、懒……”,孩子年龄小,自我评价能力欠缺,往往会因为成人的“这几句话”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孩子。久而久之,甚至连本来擅长的事情也不如原来了,更不会主动尝试解决未知的难题。
父母们应对原则 :
1、鼓励孩子建立目标生活中可以鼓励孩子有一个小小的目标,比如问孩子:“今天你想要做什么?”“你准备多长时间做好这个手工?”“用30分钟写完作业,后面可以用20分钟做复习,剩下的时间你自己安排,你准备做什么?”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要把现在的事情做好,才可以做别的,他们就会克服畏难情绪,坚持下去。
2、有了目标,还要坚持下去孩子有畏难情绪是很正常的,当我们发现孩子想逃避,不想做了的时候,要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前面做的很好啊!在坚持把后面的也做完吧,我觉得你一定能行的。”“妈妈看你前面几个字写的特别工整,你再写两个给妈妈看看,是不是更好了!”“你这次口算题比昨天快了2分钟,你是怎么做到的,真厉害!”听到这样的鼓励,他们会感到很高兴。要鼓励孩子坚持到底,不要轻易言退,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毅力。
3、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有了兴趣,孩子才能够钻研进去。有的父母,只是整天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却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其实心里一点都不喜欢。即使勉强去做了,也是应付我们。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花费许多时间在上面都不觉得疲劳。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则相反,过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所以,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自己乐在其中,这样才能够快乐又专心地把事情做好。
五、嫉妒情绪
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会加剧不良的个人心理体验,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嫉妒心理,但是孩子的嫉妒通常表现为哭闹,表现不正常,情绪失落,甚至会跑过去拉扯撕咬。上了幼儿园后,幼儿与同伴的接触多了进行比较的机会增多,要遭受更多嫉妒情感的折磨,嫉妒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嫉妒情绪对幼儿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家长必须加以正确引导.
1、发展孩子内省智能是克服嫉妒心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旦发现宝贝产生嫉妒情绪,千万不要拿宝贝的短处比他人的长处。“你看看,小杰从来不抢小朋友玩具。”“思思坐在那里安静画画比你听话多了。”类似的比较对缓解宝贝的嫉妒情绪毫无意义,这种比较可能严重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因而更进一步诱发孩子对比较对象产生更深的敌意。家长应该温和地对待孩子,并帮助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那么孩子贝就能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与他人,慢慢地摆脱他内心对别人的嫉妒情绪。
2、倾听孩子并理解他的感受。当孩子满心嫉妒地对待他人时,先不要急着责怪而是要耐心地倾听孩子描述他的感受。比如,孩子可能因为看到朋友家里有一个自己没有的智能机器人玩具,而对对方充满了敌意,家长在认真倾听孩子感受的同时,可以对他说:“哦,你很喜欢那样的玩具,但是你没有,所以你很难过对不对?”每逢这种情况,家长只要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就可以了,但是千万不要对他说:“你很喜欢那样的玩具,那我们也去买一个吧!”这样的处理方式于事无补,甚至会变相鼓励孩子以嫉妒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受,从而诱发他的贪欲与攀比欲。
3、和孩子一道玩竞赛型游戏
竞赛型游戏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机会,经历自己不如他人时的那种来自心理上的矛盾冲突,锻炼他的心理调试能力。针对3岁以内的孩子,可以选用那种比较简单能较好驾驭的游戏,让他先跟家长玩,然后慢慢过渡到跟其他小朋友玩。像一起拉着小鸭子跑,看谁跑的快;或者一起玩投球游戏,看谁投的远;针对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玩棋类游戏,拼图游戏等来进行。在与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经常跟孩子一起讨论输赢的关系,让他逐渐明白输赢都很正常,赢了可能会输,而输了也可能会赢的道理。
作为家长或老师,都应该认识和了解幼儿的情绪,用心去引导他们保持愉悦的情绪,
那么培养孩子愉快的情绪,父母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为孩子提供一个愉快、宽松的成长环境。
宝贝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感染,他们会不明原因地跟着别人高兴,也会莫名其妙地随着别人大哭。因此,家长就要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愉快情绪,并以此去感染宝贝。父母的情绪愉快稳定,在日常生活中会感染孩子,孩子的情绪也会处于愉快的状态。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予所需要的爱,这种爱既能培养孩子的愉快情绪,也是人格建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父母若按照成人的是非判断标准来要求孩子,必然会对孩子限制过多,这是不利于孩子愉快情绪培养的。
2、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
对于孩子的基本要求,比如天寒了需要买棉衣,文具用完了需要补充新的,这样的要求属于合理要求,我们当然要即时满足。即时满足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所需之物是当前必须之用。
对于孩子提出的超出范围的物质需求,尽管你有能力当时可以满足,但考虑到不急需,不必要,可以不用去满足她。当然,要跟孩子讲清楚为什么现在不能满足。比如孩子7岁的时候孩子要手机,这个就不能满足他。你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
习惯了在期待中获得满足的孩子,才能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为自己的要求被拒绝或暂时被拒绝而“大动干戈”,将来也能抵挡得住眼前小利的诱惑,权衡怎样做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这样会促进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绪。对孩子百依百顺,盲目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或者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均以冷漠对待,都不利于孩子合理情绪的培养。
3、帮助孩子释放不愉快的情绪。
俗话说:“宝贝的脸,像6月的天”。他们的性情极不稳定,常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宝贝情绪不好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诱导他们把目标转移到感兴趣的事物上,使他们的情绪变得愉快起来。
宝贝还不会很好地调节情绪,所以,他会随时发泄不满,冲动后也不易立即平静下来。所以,了解到这些,家长就不宜采取严厉的方式来对待宝贝,而是应诱导宝贝,并使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大多数孩子在与小伙伴玩时会感到愉快和欢乐,因此父母就可以多为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让孩子在奔跑跳跃,或者游戏比赛中都能很好的释放情绪。
综上所述,情绪智力就是认清和克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以及理解并回应他人感情的能力。情绪发展和智力发展一样和脑功能的关系密切,所以要科学地培养孩子的情绪智力,为建立成年时健全的人格打好基础。
--结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