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坑孩子的绝招!
不久前,短视频上出现一批“医护”和“警察”,他们拿着针管、穿着警服,恶狠狠地对着镜头说,不吃饭、不睡觉,就会被打针、被抓走。一些家长甚至留言说,给孩子看了这样的视频,并称赞很有效。
古有幽王为博爱妃一笑,点燃烽火戏诸侯。
今有家长为迫孩子听话,损招出境上热搜。
蹭热度?还是真的为了教育孩子?总之,这种教育方式真是显得既低级又无能。
01.“恐吓”是埋在孩子心灵深处的闷声雷
看过一条小新闻,浙江宁波一女童独自出门找妈妈迷了路。随后,巡逻民警赶来。孩子一见到警察却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又哭又躲,哭得撕心裂肺。直喊“警察叔叔不要抓我”。
民警了解得知,原来,孩子的父母平时常以“不听话要被警察叔叔抓走”之类的话作为管教方法,这让她看到警察就害怕。最后孩子虽然成功回到母亲身边,但是怕警察这件事估计会铭记一生。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是被吓大的,都经历过 “童年四大阴影”:拿针管扎孩子的医生、收废品顺便拐孩子的老人、藏在黑暗角落里吃孩子的老妖精、专抓不听话孩子的警察叔叔。
所以现在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继续用可怕的事物或或制造恐怖的气氛镇压孩子。
孩子往往对未知的东西充满恐惧,何况又经过父母如此强烈地渲染。这种办法虽然有时会奏效,但却对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不利。
经常吓唬,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护士、警察本身很光荣的两个职业,凭什么背上了吓唬孩子的黑锅?恐吓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罩上恐怖的阴影,形成认识世界的错觉。
如果临近夜晚被恐吓,他们在睡眠中会恶梦不断,经常惊醒啼哭、尿床。白天醒着时也常常恐惧不安、心惊肉跳,为寻求保护,对大人的依赖性特别强,十分不利于身体的发育和成长。
经常吓唬,会让孩子自卑、反应迟钝。自卑是认为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比他自己强大,他随时都有被毁灭的危险。
如果孩子经常被恐吓,会觉得自己是个可怜虫,自己做的不好就要被警察抓走。这种自卑心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使他没有太多的自信心,胆小怯懦,做事很有可能会一事无成。
恐吓使得孩子不敢想,不敢说,不敢问,不敢做,思维停滞僵化,行为呆板木讷,时间一长,孩子也就变得反应迟钝了。
02.相比恐吓,耐心引导更重要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作家珍妮·艾里姆曾言: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恐吓”孩子即使一时收到成效,孩子也并未心服口服,只是碍于家长的威严不得不屈服罢了,迟早有反弹的那一天。
孩子毕竟不是大人,自制力差。大多数时候,孩子出现不吃饭,爱哭闹,不睡觉这些事情,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可教的不良行为。
我的一个朋友春晓到现在不吃辣酱,因为小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她至今刻骨铭心。
在她5岁的时候,爸妈都特别爱吃辣,所以辣椒酱餐餐都要出现在饭桌上。颜色红红绿绿的甚是好看,爸妈吃的津津有味也引起了她的强烈好奇心,所以她就吵闹着也要吃,不给就倒地打滚。
她妈妈没有说不听话就把她怎样,而是很平静地告诉她:“你吃吧,会辣哭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她高兴地拿着勺子吃了一大口,瞬间从舌头到喉咙被热辣辣的感觉包围,呛得鼻涕眼泪满脸都是差点窒息。自此,她再也没碰过辣椒!
由此可见,当我们真正了解了孩子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带着足够的耐心,加上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不用恐吓,孩子也能变得听话。
03.讲不通道理,灵活来处理
思想家卢梭说过:“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是一般的对孩子的教育三部曲,也是很无效的三部曲。”
如果孩子总是不好好吃饭,不恐吓不责骂,给孩子规定时间,不吃了就收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吃饭爸妈再也不会追着喂,收起一切零食,等他饿了,自然就会找饭吃。
如果孩子总不听大人阻挠去触碰柜子或者开水。那么不妨学学“虎妈”应采儿,狠心让他亲自被柜子夹一次或者准备一杯不足以烫伤但又能让孩子尝到教训的水让他们触碰一次,之后的效果便是你强拉着他的手,他也不会再去碰。
如果孩子总是喜欢拖作业、赖床不肯上学。不要说不做作业就挨揍,而是让他们亲身经历老师、同学的评判,等他们自己意识到完不成作业或者上课迟到就会受到批评或者被嘲笑时,效果就会强过父母的说教。
西方心理学说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各自的生命密码,而解开他这些生命密码的绝对不能光靠你讲道理,还要让他们自己感受、体验和认知。因此我们要把讲道理转化成他们的体验、感受和认知。所以,很多时候改变孩子的不是家长讲道理,他们的亲身体验一定会让他们有所改变。
除此之外,当孩子不听话时,也可以尝试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而不是通过恐吓让他们必须做这件事,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是被尊重和重视的,从而比较容易接受。
比如孩子在外面玩不回家吃饭,可以对他说,“妈妈很饿了,可以先陪着妈妈回家吃完饭再出来玩么?”或者“现在是吃饭时间了,再玩五分钟我们就回家去吃饭,吃完饭还可以带着你喜欢的玩具一起玩。”
过去的伤害无法弥补,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的把握现在和将来。未来的教育过程中,愿每一位家长都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