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演讲者张释文说:“城市越来越大,家长的焦虑已经从高考下沉到了小学、再到幼儿园,逐年下沉。”
我还记得那个新闻。
35岁的一位浙江妈妈,在一次聚会回来后,崩溃大哭,原因竟然是朋友的儿子太聪明了,比自己儿子小一岁,读幼儿园小班,竟认识快1000个汉字,上4个英语培训班,看得懂英文绘本……
“和别人家孩子一比,落差太大,我好崩溃”她说。
看到这,我只想叹息一声,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更加焦虑的父母。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家规定是满6周岁才能上一年级,而不是五岁,四岁甚至是三岁。
你肯定会说,因为孩子小啊,心理接受能力不足。
对,正因为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决定;所以,幼儿园阶段就不要当做小学来教,妄图孩子学一大堆知识,会写很多字,算数等。
为什么幼儿园不适合学知识?幼儿园的超前教育使不得,因为徒劳。
从生理条件来说,例如写字,6岁前的孩童骨骼发育还不完全,并不适合长时间握笔写字。
即使写出来的字,也是歪歪扭扭,不拘一格,一下大,一下小,掌握不了精细动作,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苦役。
由此导致他会出现厌学,不想写字的情绪。
而且你会发现孩子会写反字,例如“4”、“6”方向错误,这不是毛病,而是“镜像书写”,是正常的特点,所以不利于写字。
从心理条件来说,孩子有四个认知发展阶段,2-7岁属于“前运算阶段”,这阶段的特点是:
1、表面思维,受控于右脑的反射结果帧及反射结果的总结。2、运用符号的能力,善于用语言符号、身体动作来表达心情。3、智力活动处于表象阶段,没有深层次的认知。4、思维不可逆,单向思维,就像她知道你是她妈妈,但不知道她是你女儿。5、以自我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所以,这时期你让他接触再多的知识,即使背出来了,算出来了,也只是处于“死背硬算”的阶段,不能真正理解含义,更不具备逻辑思维运算,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过早学知识的危害可能有的家长就问了,他不能理解没关系,能背也行,等上了小学之后,就比别人学得快。
错了,学知识不在于早晚,而在于自主学习能力,学得早不代表就一定学得好,说不定适得其反。
1、破坏想象力
被过多的知识干扰,想象的空间就会缩小。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组实验,一组是超前教育的孩子,一组是边学边玩的孩子。
第一次,工作人员用简单的话语描述一幅画,随后让他们画出来。
两周后,又让他们重新画上次描述的画,被超前教育的孩子画出来跟第一次没有区别;另一组孩子两幅画有明显的区别。
由此可见,越早接触超前教育的孩子,其想象力越消耗得快。
2、厌学情绪高
在该玩的年纪却被逼着学习,孩子心里是非常抵触的。
武汉的妈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5年内花了12万报了17个补习班,所以杰瑞在5岁时就学完了一二年级所有的课程,小托福还考了全国前三名。
等上了小学后,一二年级的课程由于学过,杰瑞感觉很简单,就懒得认真听讲,每次考试也不错,但是在二年级下学期时,成绩开始下滑,因为老本吃完了,加上之前产生的厌学情绪,学不进去。
幼儿园核心学什么?那幼儿园不学知识学什么?这里不是说完全不接触知识,而是不要以学知识为主要目的。
1、生活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是脱离妈妈的照顾,要学着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衣服和鞋子。
在家孩子很难做到独立,幼儿园才能锻炼
2、社交能力
幼儿园就是个小社会,有各种性格的小伙伴,脾气迥异,还有严厉的老师;孩子就能学会怎样跟性格不同的人打交道,怎么解决矛盾。
更重要的是能早点融入集体生活,为以后打基础。
3、行为习惯
幼儿园最重要的是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例如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见到同学问好,走路靠右,人多要排队等。
这些都是家里学不到的。
4、表达沟通能力
只有在大环境下,人的表达沟通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幼儿园就是孩子的大环境。
在那里,他要表达自己渴了,被欺负了,身体不舒服,甚至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小秘密。
网上有首很火的诗: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5年才找到好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世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的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的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各自的步程。
幼儿园是孩子最后快乐的童年,别将学习的包袱过早地放在他肩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