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空间”——把生活的解药带到你身边
本文整理自杨喜源老师讲解的西方心理学课程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下一个话题要讲的内容比之前讲的“独处”的内容要稍微少一点,但是在前面的三个班讲完之后,大部分的人似懂非懂。接下来讲的内容叫“负罪感”,心理学上谈的负罪感,不是你们平时所说的那个负罪感,但又不是完全不是你们平时所说那个负罪感,我们讲讲看。
我们说,一个孩子出生后,母亲开始对他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总是当孩子有任何的一个言行动作的时候,比如一个攥拳啊,一个动脚啊,她就马上跑过来看看孩子需要什么。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开始有意地离开这个孩子,或者是出于本能,或者出于母亲非常善于做母亲,妈妈开始有意地离开。
比如说,孩子想吃东西了,开始是孩子一哭,妈妈就马上给他喂奶,但现在孩子哭了,她知道孩子想吃东西了,让他等着。比如说,我们说等五分钟,为什么说五分钟呢?五分钟的时候,在五分钟最后的一秒钟的时候,给孩子喂奶是最恰当的,因为让孩子等了一个恰当的时间。
如果让他等的时间短,那这个等待就没有意义,如果让他等的长,孩子的心理,孩子的成长会受到影响,所以需要在一个恰当的时间里对孩子进行回应,也就是让他等一个恰当的时间,具体等待的时间,我也不清楚,因为没有这个数字。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原来他的需要是被立即满足,即可满足,现在他需要等。那么在等的这段时间中,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想象一下,如果我饿了,我就跑到厨房打开冰箱拿吃的,因为我觉得这是我自己能操控的,我知道这些手啊腿啊是属于我的。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他饿的时候,立刻嘴里就有奶了,他会有什么感觉?他会觉得,我和妈妈是一个人,这个世界跟我没有区别,我和这个世界是一体的,没有我和别人的区别。那么随后,他需要等了,他想吃东西,诶,这东西不来,或者说等了很长时间才来,他渐渐意识到,哦,这个不是我能控制的,这个人和我是两个人,也就是心理学讲,人是在怨恨中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这是一句很著名的话,是谁说的,我忘记了。在等待和怨恨中,人认识到自己不是万能的,我不是上帝,我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上帝说有光卡就有光卡,上帝说有水果卡,水果就在眼前,实际上不是的,我们不是万能的。
在孩子的需要被立即满足的这个时期,孩子对母亲或者应该更准确地说,对自己只有爱,所以这时候叫自恋。那随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与别人是分开的,与妈妈是分开的,认识到有了自己,有了妈妈,有了别人,这个时候开始有了恨,是一种怨恨,不是仇恨。
那么,原来是爱,现在是恨,两种感情是对于同一个人的,人整合不了这种感情,人的内心出现了矛盾,那么这个时候人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应。
比如说,如果我们观察宝宝的话,你会发现,宝宝还没有长牙的时候,大概三四个月,四五月的时候,你把手伸到他的嘴里,开始是吮吸,但是有的宝宝会很用力地咬,这个时候他是在表达恨,表达他对于别人的这种恨意,这都是心理学的意思,不代表个人观点,我现在讲的就是心理学。
那么爱与恨,无法整合,或者说孩子在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开始渐渐的去整合爱与恨,比如他咬完你之后,他会有很歉疚的这种表情,虽然他很小。大家可以试试,大家周围的哥哥姐姐如果有孩子的话可以试试,别让人发现了哈!拿小孩做试验不好,但是可以试试,所以他咬完你后他会有这种很不好的,就是很歉疚的这种表情出现,就是说明他在进行心理的活动,在整合爱与恨,把爱与恨同时统一在一个人身上。
那么当有一天这种经验慢慢的多了,慢慢地积累了一种类似经验值的东西,直到俄狄浦斯情结,又是到俄狄浦斯情结的时候(俄狄浦斯情结的讲解详见系列文章给你讲一个与以往讲解不一样的俄狄浦斯情结——系列文章33;孩子三岁之后,爸爸有个又特殊又重要的作用——系列文章34),如果经验值积累得足够,人就可以整合他对于同一个人的爱与恨了,这个时候就说明他获得了负罪感的能力。
所以我们说的负罪感和日常生活中那个负罪感不太一样,但是又不是完全不一样,就是心理学上负罪感的意思是我有了驾驭对于同一个人的爱与恨的能力,我觉得我爱这个人,我又恨她,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个时候就叫获得“负罪感”的能力了。
我们在法国和国内的临床中就曾接待了几例确确实实是没有获得负罪感的能力而导致了一些问题的案例。一个孩子他只能恨他妈妈,或者说爱与恨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妈妈身上,他没法接受,因此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讲解于2010.10
未完,待续……
交谈空间工作室·坐标·天津交谈空间工作室及创办人简介——交谈空间系列文章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