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可以向政府机构提一个建议的话,我想说:希望在每一对夫妻准备要孩子之前,夫妻双方必须接受教育子女的学习培训,并加以实行严厉考核。真心不希望生完孩子的父母,却无法履行当好父母的责任及对孩子的正确式教育,避免让孩子成为受害者。”
2019年4月17日,17岁男孩在上海卢浦大桥跳桥自杀。据新闻报道,这个男孩,因为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母亲在车里训斥他,男孩子一气之下直接下车跳桥身亡。真的很痛心,这类的新闻早已不是罕见事件,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是常有的事情,父母经常教育子女,与孩子经常发生口角矛盾,甚至是父母殴打孩子,孩子离家出走。或是,因为长年累月的矛盾累积,孩子从此患有精神类的疾病。再或是,上面的视频会再次重演。
17岁的年纪,正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17岁,我们会遇到困难,会懵懂、会彷徨,希望有一个年长的人来引领;我们会对这个社会充满好奇,好奇心会驱使我们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我们会面临自己人生第一个选择-高考,通过努力考上心仪的大学,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17岁,花一样的年纪,就像是吹在空中的那自由的、五彩缤纷的肥皂泡,有着色彩的人生;17岁,我们正年轻,风华正茂,挥斥方遒;17岁,我们在路上,路还很长。
可是,我们却听到这样痛心的新闻,我在想:为什么妈妈不能先问清楚事情的原委,心平气和先倾听孩子的意见想法。我们先选择相信孩子,再听听孩子为什么和同学发生矛盾。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作为家长的,首先需要自己把自己的易怒情绪控制好,再去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从内心里去相信自己的孩子。
刚看完《都挺好》这部剧,苏明玉的遭遇,我深深感同身受,明玉的前半辈子都活在因缺爱而导致怨恨的世界中。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金钱地位,却依然不能放下心底里的伤痛和怨恨。明玉甚至因为怀疑自己不是亲身的,做了DNA亲子鉴定,结果让明玉更心寒:明明都是爸妈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地偏袒自己的两位哥哥。从小到大,明玉就与自己的妈妈争吵不休,觉得妈妈只关心自己两位哥哥,随着年龄的长大,心里的恨越积越深。即使苏母的去世,明玉依然还记恨着自己的母亲,心里的仇怨依然还是没有放下。
最后,父亲苏大强患得了阿尔茨海默症,苏大强什么都忘记了,却还记着:苏母就算给苏明成2000元旅游,也不愿意给明玉买习题集的遗憾,自己跌跌撞撞去书店买习题集。在苏明玉终于找到自己的爸爸时,苏大强却不认识在自己眼前的女儿,只记得女儿的习题集要买给她。看到这里,我也泪崩了。我想,苏明玉的心病终于好了,怨恨也放下了,因为她得到了父爱,她很知足,终于过上了最幸福的年。即使爸爸现在成为了她的负担,但对苏明玉来说,这个负担是甜蜜的,是她最珍贵的礼物。
缺爱,是大多数家庭的通病。苏明玉这半辈子,希望得到家庭的关心,一直渴望着被爱。正是因为缺爱,苏明玉愈是拼命地远离苏家的人,愈是最后变成了她自己最恨的人,那一刻,她感觉到自己就是赵美兰。或许,很多人会想不通,为什么苏明玉有金钱有地位,却依然活在阴影里,苏明玉完全可以去过她自己想要的生活,自由自在,潇潇洒洒过好她的一生啊。可是,她什么都不缺,就是缺爱,没有感受到亲情,这是她的心病,这是她无法用钱去买来的。
无论是17岁男孩,还是苏明玉,还是我们,直接成为了中国式家庭教育思想的受害者。幸运的人,有着明智的父母,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就像是缺爱的苏明玉,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什么是好的教育?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说:“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需求的能力。”不含敌意的坚决,是最好的界限原则。不带诱惑的深情,是最好的爱的态度。什么是不带敌意的坚决?一是不带敌意的拒绝,二是不带敌意的管教。什么是不含诱惑的深情?一是不能用诱惑去激励孩子,二是不能用爱去绑架孩子。
如果孩子长期暴露在父母不成熟的敌意或诱惑的回应中,将会引起他强烈的焦虑与过度的刺激,导致精神成长的贫乏。因为他的内驱力很大部分被压抑了,而这部分无法参与他心灵的发展。
还记得在童年的时候,每当做错了事,我和弟弟免不了挨打。有时候,爸爸从烤火的火盆边抽出铁钳打我们的手,或者是用竹鞭打我们的手,又或者是让我们把裤脚挽起来,用竹条抽打我们的腿。还记得每次打完,我们都要疼上好久,我们从心里恨他。在我的记忆里,家里总会有一个打小孩的工具放在家里,仿佛在提醒我们,不准犯错,犯错就要挨打,我们都很怕他。小的时候,我会有一个念想:如果爸爸不是我的爸爸,而是别人的爸爸,那该有多好。每当看到别人小孩的爸爸不打小孩时,我很羡慕,好想我和他们换爸爸。从小到大,爸爸都是严厉的,脾气暴躁的、喜欢打人的。现在想想,觉得当时的自己挺好笑的。
还记得有一次,弟弟读二年级,那时候爸爸是一名教师,也教弟弟的数学课,有一次数学考试,弟弟考了98分,爸爸让弟弟和其他没考好的同学一起站在讲台上受训。爸爸问弟弟为什么不是考满分,为什么这2分粗心大意。考98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考的,作为一位父亲,却不是表扬他,而是批评他。现在想想,真的是觉得爸爸的教育方式大有问题。可能父母会觉得,严师出高徒,但是那时候的小孩心灵是脆弱的,我们更愿意受到鼓励和表扬。作为父母,可以提出问题所在,确保在下次之后,像这样类似的错误我们不会再犯。
相比于弟弟,爸爸对我没那么严格,可能我是女生,要求自然不会和弟弟那么高。还有,这些年我也变得狡猾了,每当知道爸爸又要发脾气了,我不敢还手,我躲可以吧。弟弟比较老实,不敢有大动作,每次只能乖乖地受训。时间长了,心理也会变得扭曲。我们需要得到父母的肯定就那么难吗?在美国,父母都会积极鼓励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孩子做错了事,也不会是挨打或者是批评,而是通过某种方式循循善诱,让孩子自己体会到自己做错了,而不是父母直接告诉他们。
其实,我们的家庭教育真的是很有问题的,特别是在农村家庭里,只要犯错误,或者是要求没达标,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此时处境很危险。小时候的我们,会想到逃离、逃脱,但是胆子小点的会觉得能逃到哪里去,除了家,无处可走。胆子大的小孩,估计就很危险了,狗急跳墙,真的是会离家出走的。长时间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精神及社交都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无奈的是,大多数家庭父母却意识不到,等到事情往不利方向发展了,父母才感觉到一丝后悔。
现在我们长大了,爸妈年纪也大了,我们在家的日子也不多。爸爸的脾气也好多了,我也经常学会顶嘴了。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说自己爸爸的不是,他只是脾气很差,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是科学的,爱子女的本能并不缺乏。其实我接触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父母都很擅长批评式教育,特别拿手的强项,这种本能就像是与生俱来的。殊不知,我们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其实,我们作为孩子,有我们自己的心声。父母需要主动去明白,去产生与孩子的共识,去告诉孩子:你很重要。米歇尔奥巴马曾说:最好的教育,是告诉孩子“你很重要”。
你的感受很重要,父母会认真对待你的每一份喜怒哀乐;
你的选择很重要,父母会尊重你的每一次选择,让你有机会为自己做主;
你的话语很重要,父母会珍视你的每一句话,并以尊重的态度予以回应。
你很重要,让孩子感受到爱与被看见。
尊重一个孩子成长中的错,接纳一个人生命中的残缺。人无完人,因为有爱,我们才变得完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