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绪垃圾”别忽视,这些危害一个比一个大,伤害孩子身心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文 | 小鸿儿妈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垃圾是没有使用价值、不被需要的东西,而“情绪垃圾”就是心里上、精神上产生的虚幻的“垃圾”,精神上因为受到消极负能量的影响会产生一些比如失望、恐惧、不满、焦虑和妒忌等等,这些就都属于灰色的不好的情绪,统称为“情绪垃圾”。

张姐家孩子平时很喜欢到小区里的小广场去玩,也因此认识了很多其他的小伙伴。可是有一天孩子不愿意去玩了,并且张姐提议去小广场玩的时候,孩子有些抵触,表示自己更愿意在家看动画片。张姐感到很纳闷,于是和婆婆沟通了下。婆婆说孩子在小广场的时候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大家玩,但是又想要玩同伴的玩具。于是小伙伴表示不想和孩子玩了,孩子也就对小广场兴趣索然了。张姐明白孩子心理一定会有些不高兴,于是对孩子说“宝宝你觉得不开心可以对妈妈说,妈妈愿意听你说出来!”孩子犹豫了下,低声说“他们说不和我玩儿了!”张姐把孩子抱在怀里,安慰她说“没关系,宝宝愿意分享后,小伙伴们还是会愿意和你一块玩的!”“妈妈可以陪你去面对!”孩子觉得有些委屈,但是妈妈的话让他感受到了温暖,好像说完了心里就舒服了很多。

小孩子的世界里也同样会有情绪垃圾,当遇到不能解决的状况时,情绪垃圾就会产生。当这些情绪垃圾没有被及时的疏通时,就很容易会越积越多,带给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会让孩子没有办法从情绪垃圾中抽离出来。

01孩子的“情绪垃圾”从何而来?

王姐对孩子的要求严格,很容易因为孩子不听话就打发脾气。有一次孩子不愿意吃饭,不小心把饭碗弄洒了,看着桌子上洒落的饭粒儿,王姐生气极了。于是大声的指责孩子不懂珍惜粮食。孩子被王姐的大声斥责吓哭了。晚上睡梦的时候还带着哭腔。类似的状况还有很多,王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没有耐心。

家长的不恰当引导也很容易导致孩子情绪垃圾的产生。父母的斥责、打骂都很容易对孩子的情绪造成影响。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承受过多的心理压力,进而在行为表达上受到影响。父母的额急躁情绪也很容易使孩子受到情绪垃圾的困扰。

现在很多孩子和家长都会出现焦虑或者其他的负面情绪,实际上这都与家庭的氛围相关。家长有生活和家庭的焦虑,压力。孩子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如果再受到外界或者家长的刺激影响,本来很小的毛病就有可能发展成大问题,有的可能是抽动症(GTS),有的可能是自闭症(ASD),等等其他心理疾病。

案例1:

赵姐和老公的关系不是很好,家里总是充满了争吵,并且有的时候会当着孩子面争吵,丝毫不避讳。孩子也时常处于恐惧的情绪之中,孩子害怕听到父母的争吵,也害怕引起父母的争吵。为了缓和家长间的关系,孩子学会了讨好、迎合父母,这样的心态让孩子常常闷闷不乐。

案例2:

著名中医专家罗大伦博士,曾在去往河南出差的高铁上遇到这么一对祖孙俩

他遇到一个老人带着她18岁的孙子来进行咨询。

老人说:“这孩子啊,晚上睡觉时,总是出汗。”

而罗大伦博士一看孩子坐在那,就知道孩子肯定不是盗汗那么简单。

因为那孩子每间隔二十几秒或者三十几秒,就浑身抽搐、扭动一下,尤其是嘴巴和脖子,抽动的同事会向一侧猛地扭动,那个孩子就像是被上了发条,过一个会儿又开始抽搐、扭动。并且博士看着这个孩子的眼睛,孩子的眼神是直勾勾地看向远方,面无表情。

老人说:“这孩子啊,打小就这样,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

罗大伦博士根据经验心中已经有了判断,这是某种类型的“抽动秽语综合症”。

于是博士对这位已经挺不直腰的奶奶说: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发病原因也比较多,但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有三点:

①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好,总是忽略孩子的存在,在孩子面前时不时吵架、打架。

②孩子家中的婆媳关系不好,家中的关系总是很紧张。

③父母的教育特别严格,要求特别高。

博士说完这些后,奶奶沉默了,但是随着祖孙俩一起来的一位妇女叫了起来:“你这说得比算命的都准,真神了,天呐,你说的3点他们家全齐活了。”

博士说:“这和算命没有任何关系,也不神奇,相反这些情况太可怜了,我也见得多了,这3条是比较普遍的。”

在中医里,这个抽动属于肝风内动,是脾胃发生问题。身体出现各式各样的紊乱,这些大多都和情绪失常有关。

最后博士告诉这位奶奶:“回去后,要开一次家庭会议,家长们应该统一思想,调整好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情绪,不然孩子这病很难好。”

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孩子很容易会受到影响。家长之间发生的争吵即使与孩子无关,也会让孩子会有内疚感,并且有被遗弃的担忧。刚才说的那个家庭中,家长没有带孩子出去玩过,孩子从小就看着家庭中的矛盾长大,孩子的情绪垃圾也就会由此而产生。这些矛盾在孩子的心里没有得到排解,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导致因为无法掌控情绪本身,孩子很容易被情绪垃圾所吞没,最后演变成抽动症。

另外,在环境中受到的挫折也会让孩子有种沮丧感,导致孩子自我评价偏低,这些消极的感受也是情绪垃圾的一种。孩子的抗挫心理薄弱,面对挫折时很容易有悲观的感受产生,不能够积极的去面对,情绪垃圾由此而产生。

02“情绪垃圾”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心理:有研究表明,孩子3岁内所接受的情绪刺激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当孩子处于不稳定的情绪状态中时,不仅会有哭闹的表现,心理健康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孩子在之后的成长中,情感的处理以及情绪的把控会表现的非常糟糕。在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提升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负面情绪共处很有必要。

抵抗力: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3年时间内跟踪调查了169名5至10岁儿童,要求父母记录自己当天的情绪状况,并记录孩子的患病情况和体温状态。同时,研究人员每半年为这些父母进行一次心理健康评估。结果发现,父母具有较高的情绪压力,存在焦虑或抑郁问题,其子女的患病次数明显高于父母健康的孩子。

身高:另一项研究表明,家长的情绪垃圾会让孩子产生焦虑感,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那些经常被家长的情绪垃圾包围的孩子,身高上普遍要比家庭氛围良好中长达的孩子落后。

★影响孩子对情绪的掌控

情绪垃圾会因为家长的忽视而越堆越多,孩子自身无法消化又得不到有效的帮助的时候,就很自然的会被情绪垃圾所束缚。孩子在情绪垃圾的泥潭里,不能够掌控正确的控制情绪的方法,而被坏情绪所裹挟。

★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情绪垃圾让孩子缺少自信,常常会怀疑自己,自卑的情绪十分明显,并且很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特点,很容易有极端的性格产生。比如说行为表达带有攻击性、崇尚暴力的发泄情绪的方式。或者是在父母的坏情绪下变得异常的乖巧,这时孩子开始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提反对意见,符合家长的任何要求,变得不敢大声或性格过于胆怯、懦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变成小心翼翼的“讨好型”人格。

因为家庭中的“情绪垃圾”围绕着孩子,孩子成长的环境会让孩子活得压抑,缺乏自信,不懂自己调理和控制自身的情绪,会影响到生活中的种种,也会影响到自身潜能的发挥对未来有百害而无一利。

家长就像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的情绪垃圾爆棚,将会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大部分是来源于家长,家长无法控制这些情绪垃圾,也别奢望孩子会自学成才,拥有更好的控制能力。

03家长要如何对待孩子的“情绪垃圾”?

人在生命的最初,情感是一个混沌的状态,并没有自我的感知,婴儿会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婴儿并不能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母亲的情绪直接会影响到孩子。而孩子长大以后,母亲的情绪也很容易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

●引导孩子学会发泄,不轻易进行指责

孩子有负面情绪产生是很正常的表现,这时家长的指责或者训斥会让孩子更加有压力感,继而选择压抑自己的情感诉求或者是隐瞒自己的真实情感状态。当父母引导孩子学会适度的发泄情绪时,孩子才更能够从负面情绪中脱离出来。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精神病学和生物行为学院教授斯霍勒博士,是“依恋关系理论”的先驱,根据他的研究,婴儿在出生时,就具备了情绪机制的基础,但是婴儿自己并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他需要依靠抚养人,大部分情况下依靠的事自己的母亲,去引导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温馨稳定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获取良好的情绪感受。当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时,更加能够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在面对情绪垃圾时更加有自信去应对。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更加能够拥有应对情绪垃圾的勇气。

●引导孩子正视负面情绪

家长有必要引导孩子正确的看待情绪垃圾本身,减少孩子内心由此产生的恐惧感和焦虑感。负面情绪也是情绪的一部分,当家长以平常心冷静的对待时,孩子很容易受到感染,进而更加从容的面对。生活中难免会有负面情绪产生,对其进行恰当的掌控更加有助于孩子性格方面的完善。

关于怎样处理负面情绪,《爸爸去哪儿》中的陈小春和Jasper就给大家上了很好的一课。陈小春的性格偏暴躁,陈小春自己也知道,所以在发往脾气之后他很快会进行自我疏导,也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家长,就用身份去压制孩子。而Jasper在爸爸情绪不好时,出问题的时候对爸爸喊话:“Can you stop angry now?”,Jasper明白,爸爸的情绪不是自己的过错,这种情绪认知,源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教导,给自己还有孩子足够的空间去调节和成长。

引导孩子正视负面情绪,我们需要的,不是压制,而是双方更直接的体会和清楚的认识。所以家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也是刻不容缓的。

●家长也需要学会管理和清理自身的“情绪垃圾”

职场中的家长总会说这么一句话“别把情绪带回家”,工作中生活中的负面情绪总是不请自来,当家长自己出现不良情绪时,要学会及时的排解。可以通过运动、娱乐、倾诉或者自己消化这些“情绪垃圾”。总之“情绪垃圾”本是不被需要的东西,有害无利,何必留下。

孩子情绪垃圾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这与孩子自身的承受能力以及环境影响都很有关系。父母有必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情绪关注,发现孩子情绪上的异常更加能够及时的对孩子进行疏导,表示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当家长可以做到轻松的应对情绪垃圾时,孩子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在应对时没有过多的压力负担。

家长注重和孩子的信任感的建立,有助于孩子在遇到困惑时愿意让父母倾诉,这有利于家长及时的发觉孩子情绪上的不同。保持与孩子平等的交流方式,孩子更加愿意敞开心扉。批评、讽刺的教育引导反而会加重孩子的情绪垃圾产生,并且阻碍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大家对孩子身上的情绪垃圾是怎样看待的呢?对此有哪些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分享。

我是小鸿儿妈妈,我是一名乐观开朗、乐于分享最实用的育儿知识和经验的宝妈。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多更多的人!

"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