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电视剧《小欢喜》正在热播,它围绕着家有高三考生这个话题,讲述了不同家庭的不同状态。电视剧刚一播出,就获得了家长们的青睐,大家纷纷表示,"这里面讲的不就是我们家吗"?
其中有一个情节,让我记忆深刻,它甚至还登上了微博热搜,那就是#乔英子和妈妈吵架#。仅仅是一部电视剧的情节竟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关注,足以见得,这个情节勾起了多少人的青春回忆。
电视剧里,英子爸爸知道女儿喜欢航天知识,就给她买了一套的乐高拼图。但是,妈妈因为担心耽误英子高考,从来不让她玩这些。英子没办法,就逃课躲到爸爸家,结果还是被妈妈发现了。而一场"世纪大战"也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妈妈一方面指责英子撒谎,一方面指责英子爸爸的不负责任,然后再诉说着自己这些年的不容易,更可怕的是,她一边说还一边动手,砸了英子拼好的乐高。不得不说,这一场战争给所有人都带来了伤害。
妈妈指责英子,诉说自己的不容易。但她忽略了女儿的感受。
其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吵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不论是父母脾气急躁,还是孩子耍驴犯倔,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争执,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即便是正常,也不代表吵架就是一件好事情。就像是乔英子在和妈妈吵架之后,两个人都陷入了冷战,之后英子考试的时候都心不在焉,最后成绩大幅度下滑。
吵架会带给孩子伤害,影响孩子的日常表现。
既然如此,吵架这件事情就需要我们好好了解一下,之后想办法解决。
父母为什么会经常与孩子吵架呢?之前,铜川一名9岁男童离家出走,父母报警后,警察全城搜索。后来,终于晚上11点找到了孩子。
本来以为孩子一定是受了很大的刺激,才会选择离家出走,没成想,孩子离家出走仅仅是因为与父母吵架了。
而这样的新闻早就屡见不鲜,武汉曾经有个小女孩因为写作业的时候,和父亲争吵,想要离家出走,投奔同学;10岁男孩因为成绩不理想,和父母争吵,在外面躲了起来,他妈妈说这都已经是第三次了。
孩子离家出走,往往是被父母的行为推出家门。
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与父母的争吵,选择了一些极端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的确是这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孩子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接触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他们的认知和思维也都越来越活跃,所以,父母还想沿袭父辈的教育方式来教育新时代的孩子,这种方法自然是不奏效的。
但是,这也不是唯一的理由,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那就是父母与孩子争吵,的确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很多父母也知道自己不应该与孩子争吵,但是,下一次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既然争吵会给孩子带来伤害,父母就应该弄清楚如何控制自己。
第一个原因,父母觉得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部分。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部分,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一旦父母有了这样的想法,他们就无法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觉得孩子就应该听话。
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当成私有品,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
所以,有时候父母与孩子争吵,并不是因为孩子说的不对,仅仅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孩子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所以他们就会因此而产生愤怒,那么压制孩子,就是他们接下来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第二个原因,在父母眼里,孩子什么都不懂。
按照目前社会发展的速度来看,谁也不敢说,年纪的增长就势必会带来知识的飞跃。孩子们现在每天都会接触互联网,铺天盖地的信息会让孩子早早地了解很多知识,但是这一点很多父母却没有意识到。
随着时代进步,孩子懂得有可能比我们都多,所以父母不应该小看孩子。
父母就认为,"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所以父母懂得的道理势必就要比孩子多,那么孩子那些不一致的观点,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而这也就是父母会与孩子争吵的另一个原因,他们想用自以为正确的想法去说服孩子,让孩子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第三个原因,有些父母真的是不会说话。
好话不能好好说,这是很多父母的一个通病,他们只要一开口就像吵架一样。
"妈,天太热了,我想吃雪糕。"
"吃什么吃,就你热啊,别人热怎么不吃?"
"爸,我想出去玩儿会儿,放松一下。"
"放松啥,就学这么一会儿就累,你看看外卖玩儿的哪有好孩子?"
其实,这样的父母最后也还是给孩子买了雪糕,也让孩子放松,但是,他们就是不会好好说话。他们总觉得自己这么说话,能震慑住孩子,显示出自己的绝对权利。
尤其是那些强调权威身份的父母,在他们看来,不需要和孩子好好说话,孩子就是要听话的,自己说啥都得听,没必要好好说。
如果父母总是用自己的身份压着孩子,就很难平等对话。
也许在父母看来,和孩子吵架不是什么大事儿,都是一家人,何必计较这些?但是,对孩子来说却并不是这样,他们会感觉到委屈,感觉到气愤与不被理解,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孩子因为争吵就离家出走了。
曾经有调查显示,在出走的孩子中,有57.5%的孩子是因为与父母争吵,产生家里闹矛盾才出走的。所以,父母与孩子吵架绝对不是一种合适的沟通方式。
如何才能避免与孩子吵架呢?想要避免和孩子吵架,我们就要先想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与孩子为什么会吵架呢?主要原因还是观点上有分歧,一时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可谁也不愿意服软,所以就吵起来了。
但是,吵架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吗?肯定不是。不得不说,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最无效且有害的方式,就是吵架。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调整对吵架的认知,和好好沟通,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呢?
吵架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们和孩子沟通时,要选择有效的方式。
首先,要调整认知,即便是吵架,也要把争论放在有意义的问题上。
在很多家庭,吵架是一种交流的常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吵架不会说话"。不管孩子说什么,父母都会怼孩子,说孩子说的不对,之后就变成了无休无止地争吵。
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无论是听孩子的,还是听家长的,区别都不大,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比如,孩子想穿红色的裤子去上学,你非要逼孩子去穿蓝色,其实什么颜色区别并不大,父母不要非得用自己的喜好去强迫孩子。
不要事事都想掌控,很多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做主。
有些父母可能会说,"那不是我要求的,是学校要求的,学校会批评他的"。即便是这样,如果孩子不愿意,我们也不是就非得和孩子吵架。我们可以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之后到了学校,他就会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或者老师会批评他,那么他自然就知道这么去做了。
无论父母说多少话,其实都不如孩子自己意识到问题去调整好,而这样的方式也远远比吵架要好得多。
其次,父母可以与孩子争吵,但是不要触及底线。
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就算是吵架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难免有情绪激动的时候。吵架没关系,但是有一点要明确,那就是对事不对人。
我和很多朋友都聊过,即便他们自己都已经长大成人,甚至成为了父母,但是,自己父母曾经说过的那些话,仍旧像一根刺一样扎在他们心里,一直都不舒服。
小时候,他成绩一直不错,有一次考试得了80分,他妈妈劈头盖脸就骂了他一通,说他"你饭都白吃了,考这么点儿分,以后还有脸见人吗?猪都比他成绩好"之类之类的,他告诉妈妈,成绩低是因为这一次题难,可是就算是80分,他也是班级前十名啊。但是,妈妈根本就听不进去。
这件事情给他带来的阴影就是,只要一考试,他就会觉得很紧张,怕自己考不好,所以在那之后的很多次考试,他成绩就真的变得不理想了。
如果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孩子日后的表现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不要随便打击孩子。
不论这么争论,父母都要明确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进步,而不是仅仅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所以,父母也结合孩子的具体问题,帮助孩子去解决和提高,而不是靠着高八度的声音来证明自己的正确,从而对孩子进行无限地打击与压制。
最后,父母要尽可能地让孩子赢,而不是自己赢。
"我凭啥要让孩子赢,谁是爹不知道吗?"
每当我在和父母说,要尽可能地让孩子赢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有抵触,在他们看来,赢意味着家庭地位和身份,所以,自己就算没道理,强词夺理也不是在与孩子的这场战役中败下阵来。
和孩子沟通时,不要总是在意输赢。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好好成长。
可是,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父母输却是有意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点,父母认输,会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毕竟在孩子眼里,父母似乎永远都是正确的,自己好像说说什么都是不对的。
所以,当父母学会认输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原来自己也有对的时候,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想法被父母看到,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被尊重的个体,这对于激发孩子的自信和成就感,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第二点,父母认输,也会让孩子学会处理分歧。很多事情在家庭中,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只不过是在某一个时刻,谁说的是更优方案而已。
父母就算没有错,也可以"假装"认输,之后陪着孩子一起尝试一下孩子的方法,也许不那么正确,但是尝试的过程却是有意义的。至少会让孩子明白,遇到分歧不是只能"硬碰硬",还可以用更理性的方式去对待,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尝试着体会对方的立场和处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从父母那里习得的,所以当父母觉得孩子无法沟通,只能靠争吵来战胜的时候,那就不妨去看看自己的行为方式,也许你就会发现问题所在了。
陆北老师专业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温暖的陪伴。欢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儿烦恼,陆北老师将陪你一起面对解决。
本文由陆北老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标签: